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海流兔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媚  张强  杨春杰 《地学前缘》2013,20(3):227-233
干旱区植被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揭示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的关键。由于降水稀少,中国西北地区植被的生长发育与地貌和地下水的关系极为密切,从大尺度上研究地形地貌和地下水变化的生态效应问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遥感方法,基于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在流域尺度上定量地研究了中国鄂尔多斯高原海流兔河流域植被发育与地形地貌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结果表明:河谷、滩地、沙丘、沙地地貌的植被发育状况是依次变差的,植被在高程1 220 m左右处发育最好。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为1~5 m,当地下水位埋深超过5 m时,气候与土壤因素是决定植被的主要因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植被的长生状况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62.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引起地下水位抬升,将会对多层建筑地基产生影响。文章在研究探讨地基变形激化程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土压缩模量Es的预测分析工作,并提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63.
河北省平原地区地裂缝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64.
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驱动因子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70年代以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交互影响下,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产生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降水、地表径流、气温等自然因素及地下水超采、水利工程修建、农作物产量水平提高、耗水型作物面积扩大等人为因素初步分析了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定量评价了各因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地下水开采是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相对贡献率为54.7%,其中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对地下水位下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6%、43.7%和4.4%;其次是降水和地表径流,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5.6%和19.7%。  相似文献   
465.
近年来,钻孔压浆桩、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夯扩桩、静压桩等几种新型桩基施工工艺相继被引进我省,并占领了大部分桩基市场。虽然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因单位承载力不高且对地层要求较高,但凭其施工工艺简单、机械易操作、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混凝土灌注质量好等优点仍然在多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466.
利用多年冻土区昆仑山隧道2#冲沟帷幕注浆的机会,将注浆孔当作测试孔,测试每个孔的水位和孔温。通过测试孔水位、孔温和注浆量变化分析,判断2#冲沟融区发育特征,得出2#冲沟沟底的融化深度远大于通常的冻土上限;阳坡地温高于阴坡地温;在2#冲沟段,昆仑山隧道中心线左右至少7m范围内为融化区,融区深度在隧底25m以下;阳坡地层的孔隙率高于阴坡孔隙率,沟底岩层与地表有较为畅通的地下水流通道,沟底地下水渗流通道明显优于两侧山坡,沟心纵断面位置附近存在至少一条未被冻结的地下水通道,且该通道的埋置深度至少可达1730m,为昆仑山隧道渗漏水病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7.
马少坤  邵羽  吕虎  WONG K S  吴宏伟  陈欣  江杰 《岩土力学》2016,37(6):1563-1568
为解决地下水位随季节升降变化时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的长期影响难题,通过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地下水位循环变化时隧道对群桩的长期影响。主要分析水位循环变化时地表长期沉降、桩顶长期附加沉降、桩身长期附加弯矩和附加轴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隧道附近,地下水位循环变化尤其是降水对地表长期沉降影响更为明显。地表长期附加沉降随着地下水位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且呈衰减式变形,即使经过3次水位升降循环也不能稳定;桩基长期附加沉降显著,其附加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50%以上;前、后桩的长期附加轴力基本为正值,桩总轴力增加,对既有受压桩极为不利,附加轴力拐点位置及最大值有所区别;经过3次地下水位循环变化后,前、后桩桩身弯矩反弯点个数减少,但桩身最大附加弯矩均明显变大,当达到极限弯矩,桩身出现塑性铰,这对穿越厚软弱层地基中的既有受压柔性桩极为危险。  相似文献   
468.
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并绘制相关曲线,分析研究松嫩平原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土壤与植被等自然因素以及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等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动态的影响,认为:除降水量减少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治水工程和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是造成松嫩平原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是影响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9.
河北兴济台地电阻率年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测深曲线反演结果,利用地电阻率转换函数的递推公式定量模拟分析了地下水位对兴济台地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地电阻率上升,这与兴济台N30°E向的地电阻率观测结果相符;N60°W向的地电阻率的趋势变化与N30°E向的相反,且年变幅较大,这是由于测区供电极和测量极之间存在因取土而积水成坑这个局部异常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470.
青海省格尔木山前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格尔木山前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多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对格尔木河冲洪积平原区的多年水位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该地区的地下水动态类型.格尔木山前平原区3个不同区域由于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异显著.研究区地下水整体流向与地形起伏相一致,自南向北径流,区域上流场形态变化不大.冲洪积扇中上部地下水多年动态处于平衡状态,近年来由于开采力度加大,地下水位呈急速下降趋势,地下水动态类型为水文-径流型;冲洪积扇下部地下水位以区域性下降为主,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蒸发型;冲洪积扇西翼水源地附近由于地下水调蓄能力较强,地下水位总体呈稳定并局部有上升趋势,地下水动态类型为水文-人类活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