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定量测度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状态,为武汉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基于"两型社会"理念,应用改进型熵值法对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趋势逐年提高,其中咸宁、仙桃和潜江市在研究时段内出现波动;2007年在确立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都有了明显提高,武汉市在城市圈内首位度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城市圈内部各个城市正经历着由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到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增长方式的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42.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的空间结构复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借助ArcGIS9.3、Pajek2.7和SPSS16.0等软件,从节点重要性、可达性、集聚性3个方面定量揭示了复杂城乡道路网的空间异质性:①高度节点重要性呈幂律分布,表现出无标度性,低度节点重要性则基本呈钟型泊松分布,呈现一定的随机性,导致整个圈域节点的重要性分布曲线既不遵循钟型泊松分布也不遵循幂律分布,出现"涌现"性;节点度值空间分布较均匀,呈现点状特征和弱集聚性,具有明显间断性和跳跃性,表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和"等级圈层"的复合结构;②节点的可达性主要由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紧密度和介数指标表达,其中道路网平均路径长度较大,节点交通联系呈线状组织,遵循距离衰减律,成等级圈层分异,但受快速干道影响明显,空间收敛减慢,发生"摄动"变形,形成两条以南北京珠高速和东西宜黄高速为轴的城市交通走廊;节点的紧密度系数较随机网络小,但高紧密度节点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呈现出一定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节点的介数指标相对较高,呈现指数分布,空间分布较均匀,但仍呈现出一定的"等级圈层"分异;③网络的集聚性空间差异显著,形成多个大型网络社团,网络的聚类系数近似为零,局部呈现耦合性质,高聚类系数节点集聚成"半月形"展布,低聚类系数节点分布较为离散。  相似文献   
43.
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域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城市圈域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宏观环境息息相通。本文在分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剖析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4.
以武汉城市圈为典型案例区开展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实证研究。首先基于县域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补充调查数据,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功能角度遴选出表征国土空间不同主题要素的24个指标因子,构建基于"要素—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评价单元开始对10类空间二级功能进行比例关系表达,并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三生功能承载力;最后引入双约束聚类法划定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并匹配相应的调控政策。研究表明:基于统一的功能分类和指标体系实现功能比例表达在不同尺度间传递;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可划分为3个一级综合功能区和7个二级综合功能区。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基于引力模型的改进模型,摆脱行政区划对城市圈的限定,重新划分武汉城市圈范围。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新划定的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的主导产业。结合各市的产业现状及地理分布,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6.
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细归  吴清  刘大均 《热带地理》2014,34(3):422-428
农业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等分析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圈层分布格局较为明显;2)其总体上属于集聚型分布,但不同区域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分布类型差异显著;3)其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呈“片状与点状”并存的格局,不同区域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分布格局差异较大;4)武汉城市圈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受城市等级、交通、河流以及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对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影响的差异性较大,高速公路对农业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的作用突出。最后,结合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采用叠加分析和景观指数方法,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在ArcGIS10.2软件和Fragstats4.2软件平台上,分析5个时期武汉城市圈湿地格局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武汉...  相似文献   
48.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孪生兄弟,我们可以从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中土地管理改革的背景、历程及举措,找寻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特质和个性。以下为本刊整理  相似文献   
49.
城市群的边界效应与边界地区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群主导区域发展的空间背景下,城市群间的相互作用已形成一种新的边界地区。提出城市群间相互作用的边界效应模型,并重构了边界地区的发展阶段。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及信阳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边界效应模型能够测度城市群间相互作用对其边界地区的可能影响;现阶段,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间的相互作用为信阳市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介入机会,但尚未形成显著的边界效应,可能原因是信阳市自身的介入能力不足,说明边界效应是外部介入机会与内部介入能力耦合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对应,信阳市总体上仍处于地方化主导的发展阶段,推进区域化进程将是其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结论能够为城市群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边界地区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0.
《湖南地质》2009,(2):28-29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无论是长株潭城市群还是武汉城市圈,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都绕不过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在专家看来,长株潭土地“型”政的阿基米德支点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