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1年1月5日,山西省大同市因2009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存在问题,被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委托约谈.提起当时的"被约谈",大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潘志中至今记忆犹新:"约谈对全市震动很大.不过,我们痛定思痛,认真整改,使它成为全市规范土地管理的重要契机." 此言非虚.一年多后的2012年3月31日,"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2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上,大同市国土资源局被评为"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成效显著单位". "没有地,不开工,谁也不能违法违规用地" 在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克建看来,约谈后最核心的变化是观念的变化."没有地,不开工,谁也不能违法违规用地"成为大同市各级党政领导和用地单位的共识.  相似文献   
52.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总量发生改变,探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其影响成为热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09年大同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验证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探讨太阳辐射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9 a大同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年平均值为5617.28 MJ/m2,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2000年后又缓慢上升;大同市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在1975年发生突变;太阳总辐射的振荡周期为9a,现正处于太阳辐射偏高年份;日照时数逐年递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减少,而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总量减少,二者呈现一定正相关;云量变化逐年减少,但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相关性不明显,气候的自然因素变化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53.
范树宏 《地下水》2009,31(6):44-45
大同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现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0m^3,远低于世界公认500m^3的严重缺水线,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3。由于长期的超采,使得地下水位每年以2m到2.8m的速度急剧下降。地下水的过量超采,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泉水衰减、水质恶化等多种环境地质问题。为了市中心城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探索其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与必须的。  相似文献   
54.
"投资7000万,种地3000亩。"当年的煤老板李永才如今成为左云县远近有名的"大地主"。仅种植山药蛋蛋(马铃薯)每年就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26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同市像李永才这样  相似文献   
55.
刘忠佩 《山西地震》1989,(3):6-9,35
简述了城市大震对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城市震害的特点;从减轻人员伤亡、强化地震部门职能、矿山震害及其它次生灾害等几个方面,对大同市地震对策作了探讨,以期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利用余震震中分布、震源机制解、地震记录波形、等震线分布形态、地裂缝及地质构造资料,对大同一阳高震群序列中5.7、6.1、5.6级三次地震的破裂方向进行探讨。认为5.7级地震破裂方向为近东西向,6.1、5.6级地震破裂方向为北北东向,由二组破裂形成共轭剪切破裂,大同一阳高震群序列就发生在共轭剪切破裂面上。 1989年10月18日—19日在山西大同—阳高—带相继发生了5.7、6.1、5.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笔者参加了地震现场分析预报组的工作,工作中发现5.7、6.1、5.6级地震破裂方向并不一致,有必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7.
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和10月19日1时1分在山西省大同县、阳高县境内连续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震级分别为Ms5.7级和Ms6.1级。据山西省地震局公布的这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分别为北纬39°56.9′,东经113°49.95′和北纬39°56.6′,东经113°49.8′,极震区在大同  相似文献   
58.
大同市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由于受口泉断裂活动影响,市区第四系中发育有槽型断陷和多条活断层,给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利用位错理论对形成断陷和断层的机制进行了模拟,证明口泉断裂活动是导致以上活动构造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大同市水资源十分紧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多种多样。文章从历史到现在,从自然到人为,从不同侧面对大同市水资源紧缺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用水结构不合理等7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和用水结构等5点建议和意见。研究表明,虽然大同市水资源相对匮乏,但没有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只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位,并将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大同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大同市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0.
大同万泉河河谷区玄武岩含水系统供水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同万泉河河谷区玄武岩孔隙裂隙水含水系统含水层厚度大,孔隙裂隙发肓,具有良好的储水空间,除了接受上覆松散层的越流补给外,西部口泉断裂破碎带的远源地下水的侧向补给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含水系统属中等富水含水层,且水质良好,允许开采量可达3.4753×104m3/d,具有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