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9篇
地质学   17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地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载体,强化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利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土地管理事业已经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由于土地权属的二元性,即土地分为国有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从而使大批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土地农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自身素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失土地农民对今后的出路问题无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占用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是不可避免的。土地征收(用)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征地引发的"强制拆迁"、"暴力拆迁"等违法违规问题频现报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征地  相似文献   
14.
王莉  贺兆成  刘彩云 《山东地质》2011,(8):61-63,66
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日照市不断加快征地补偿安置制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措施,努力拓展失地农民安置渠道,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安居乐业以及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征地后失地农民的主要现状 1.失地农民再就业难,总体收入水平下降 首先,由于一部分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没有其他技能,再就业比较困难。其次,由于缺乏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失地农民缺乏就业信息,造成就业困难。再次,许多农户失地后希望从事二、三产业,但由于征地款没有得到集体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日前,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审计厅联合制定的《福建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印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成失地农民的存在,许多劳动力剩余下来,农民就业问题日渐显现。对此,垦利县董集乡多措并举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一是积极转变失地农民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已先后多次组织失地农民到大专院校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向企业介绍、推荐失地农民进厂务工。已培训失地农民1000余人次,全部实现了再就业。二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烟台市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因此做好土地征收工作,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是开发区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证。近年来,烟台市开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征地拆迁管理、失地农民的相关保障和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保证了征地工作顺利开展,解决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促进了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汤冰  蒋华 《湖南地质》2011,(4):51-51
在其他一些旧家的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失去土地的农民往往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只能进入所谓的“贫民窟”。而在国内一些地方,也有把失地农民或者拆迁百姓安置到偏远地带的做法。但在宁乡经济开发区,却足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开区的规划图上,可以醒目地看到位于同区中央位置的“失地农民中心村”。  相似文献   
20.
《河北国土资源》2004,(F10):65-66
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将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话题。目前,普遍采取对人员安置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