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瑜  仝德  IanMacLACHLAN 《地理研究》2018,37(12):2567-2575
居住空间相异指数基础上,构建了集聚—分散度、中心—边缘度和极化—均质度指数,进一步挖掘由于人口聚居形态、居住区位和居住质量等方面差异导致的居住空间分异的多维内涵,及其所揭示出的社会经济空间现象、成因及空间治理重点。利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开展深圳实证研究,在计算全市及各区分维指数的基础上,分析深圳人口居住空间相异指数特征及空间尺度差异,多维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特征及成因,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深圳非户籍与户籍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类型划分为三类,分类提出空间治理政策建议。从而为深入理解中国大城市日益出现的居住分异现象及机制提供新鲜视角和多样化测度方法,为解决其带来的社会及空间治理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甘霖  冯长春  王乾 《地理研究》2016,(10):1831-1845
城市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仅受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相互之间也存在动态关系。研究房价与地价关系的传统方法,如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无法刻画房价与地价之间多维的网络状关系,相比之下,结构方程模型能同时处理多个内生潜变量,且不受观测指标共线性的影响,为刻画地价与房价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工具。从住房与土地市场的供需传导机制出发,推导出房价与地价的结构模型,以北京市为例,运用2003-2013年居住用地价格和2014年在售楼盘价格,与北京市GIS电子地图相匹配,提取商服中心可达性、公共交通可达性、道路可达性、商服繁华度、设施便利性等解释变量,构建地价与房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53.
居住空间的扩张与重构对公园绿地格局的影响作用规律,是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的基础。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以苏州为案例地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重点揭示其尺度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两者均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具有显著作用效应;(2)居住空间分异变量中,中心区位、商业设施、公交站点、住宅户数、出售房价等对公园绿地格局总体呈正向促进作用,居住用地面积、外部交通、医疗设施等总体呈负向抑制作用;(3)小微尺度公园绿地对住房属性敏感,中等尺度公园绿地受居住空间的周边配套、区位交通、社会经济属性影响较大,大尺度公园绿地则与居住空间的区位交通条件关联较强。  相似文献   
54.
Ⅶ度抗震设防下牧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抗震设防下的牧区居民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及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通过降低建筑的热能消耗来提高能源利用,存在节能效果差且单一的问题。对此,在Ⅶ度抗震设防下,采用ANSYS软件,引入Block Lanczos法对牧区居住建筑结构的模态进行分析,计算出建筑地震作用,并通过分析牧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及门窗材质来优化建筑节能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内蒙古牧区居住建筑采用改进提出的建筑节能技术,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能源,使其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5.
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一直是土地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在县、乡两级土地管理部门从事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17年,深知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的意义并不限于保护耕地;它是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的一道关口,关系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是涉及农民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在全国上下关注“三农”问题的形势下,搞好农村宅基地管理,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就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6.
赵真  郭红梅  张莹  申源 《地震研究》2019,42(2):204-209,I0002
为了提高震前灾害风险评估和震后灾情快速评估工作中人口空间分布估计的准确性,利用2016年四川宝兴县乡镇人口数据及天地图中的建筑物数据,运用居住建筑人口密度方法得到四川宝兴县各乡镇居住建筑物尺度的人口分布矢量数据,并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单体建筑物实际人口进行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居住建筑物体积作为人口空间分布指示因子建模,得到的拟合精度为0.9027,人口平均相对误差为15.23%,结果具有可靠性,可为震前灾害风险评估和震后灾情快速评估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7.
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数字城市要素平台的空间集成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将居住环境的客观指标和居民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北京为典型案例,首先运用因子生态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居住环境类型区,然后采用以居民个体感受作为依据的价值化评价方法,明确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问题,最后总结北京城市居住环境类型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北京城区可分为内城异质性居住区、内城同质性居住区、近郊职住混合区、近郊高密度居住区、远郊职住混合区和远郊低可达性居住区等六类居住环境类型区,其空间结构同时体现了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等特征。居民对不同居住环境类型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从内城到郊区满意度逐级降低。最后提出改善北京居住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的普遍现象,西方许多研究证明这种特定人群集中居住的邻里会对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鹭江村和逸景翠园社区为例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国城市中不同邻里对居住在其中的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在此将邻里特征分为社会经济特征、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同龄人交往特征、机构资源特征4 个方面,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上述4 个方面的邻里特征确实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经济特征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影响青少年的教育表现与心理状态,同龄人交往特征则对青少年性格有重要影响,机构资源特征会影响青少年发展机会的获得。而邻里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以用Jencks等的邻里机构资源模式和群体社会化模式来解释。  相似文献   
59.
《浙江地质》2009,(3):F0004-F0004
2008年,松阳县把旧村改造作为拓宽发展空间的先导工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宅基地复垦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大力开展旧村改造工作,走出了一条开源与节流并举、村庄建设与集约用地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0.
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推进,城市居民通过居住迁移进行住房调整的行为日趋频繁。居住迁移作为城市空间分异和重构的微观机制在城市地理学、住房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考察居住迁移的发生概率和驱动因素,较少论及居住迁移中的区位选择。论文基于2018年“上海市居民住房和生活空间调查”问卷,采用生命历程和时间地理学视角,刻画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轨迹,并使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居住迁移前后居住区位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海市居民居住迁移的主要区位选择为跨环线向外迁移,但不同世代、不同户口、不同住房产权的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有较大差异。生命历程中的年龄、可达性中的工作单位区位以及住房属性中的产权性质都是影响居住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