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61.
济阳拗陷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目前已在沾化凹陷义155井、惠民凹陷曲古1井发现煤成气藏,虽未形成工业规模的气田,但展示了煤成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研究表明,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纪煤层总残厚一般为10~30 m,煤层平均厚为16.75 m,最大残厚为40.5 m,最小为4.5 m。结合镜质组反射率研究和EASY%Ro法反演,提出济阳拗陷煤系的镜质组反射率值多处于0.6~2.0,属成熟—高成熟阶段,但各次级凹陷生烃率差距较大。综合研究表明,在沾化凹陷的孤岛—孤南地区,东营凹陷临近青城突起地区及惠民凹陷的中—南坡地区将是很有利的煤成烃地区。  相似文献   
562.
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制约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油气勘探进程的重要因素.以地震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露头地层特征以及钻井资料,对北部构造带3个构造段(吐格尔明、迪北吐孜、巴什)的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解剖,恢复了构造演化史,并分析了变形特征,最后在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北部构...  相似文献   
563.
为探究陆相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生物扰动特征,以辽河拗陷大民屯凹陷沈检5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对生物遗迹化石进行了鉴定,统计了垂向剖面上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的分布特征.依据主微量元素参数反映的沉积条件,探讨了生物扰动层厚度和扰动指数与沉积环境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沈检5井S34Ⅱ和S34...  相似文献   
564.
库车褶皱冲断带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含盐褶皱冲断系统。文章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2组数值模拟实验来探究先存被动盐底辟对含盐的双滑脱层褶皱冲断带构造形态及演化的影响,从而分析克深5构造区沿走向分段差异的盐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并对盐下断层活动进行精细的定量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先存被动盐底辟作为挤压构造变形优先发育的位置,是应力释放的优先区域,影响了盐上断层顺序和盐下断层的活动性,进而控制了构造沿走向的差异演化。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库车坳陷克深5构造区构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吐孜玛扎背斜是盐盆地内部先存被动底辟受后期挤压变形的产物。吐孜玛扎背斜吸收大部分的缩短量,造成紧邻的盐下断片显著抬升,盐上受同构造沉积影响在背斜北侧形成一个宽缓的向斜,抑制了向斜内乱序断层的形成。先存被动盐底辟构造是控制克深5区域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研究区东段不含先存被动盐底辟,依次发育有库木格列木背斜和喀桑托开背斜,背斜变形幅度向盆地方向减小,盐下断裂活动强度向盆地方向减弱,研究区西段含先存被动盐底辟,发育吐孜玛扎背斜,先存被动盐底辟的盐下断裂活动强度强于毗邻的断层。  相似文献   
565.
辽河拗陷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东三段是该区域油气勘探的重点目的层系。综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利用碎屑组分、重矿物、沉积要素以及岩相与测井结合分析,对研究区东营组东三段物源和沉积相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东三段存在三个物源方向,分别为北部自北向南方向、东部自东向西方向,以及西北部月东潜山方向;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受构造背景与物源的控制,东三段三个亚段沉积相分布比较相似,北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东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滩坝沉积,西北部为滨浅湖滩坝沉积。研究结果为滩海东部东三段后期勘探和有利储层预测提供了沉积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