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蒙飞 《广西地质》2013,(12):46-47
住不离山,走不离盘,穿不离带,食不离酸。16个字,简洁地概括了侗族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先,侗以酸为上。侗族的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  相似文献   
102.
他,黝黑的皮肤,1米78的大个,眼睛不大不小,今年48岁,总给人很严肃的感觉,骨子里却透着仗义。他是“表面粗,内心细”的人,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浓重的烟草味,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味”,他就是我今生最好的哥们——刘河。  相似文献   
103.
初得家书     
查慎行·清 九十日来乡梦断, 三千里外客憨疏。 凉轩灯火清砧月, 恼乱朝团一纸书。  相似文献   
104.
人间雪夜天     
今冬的雪来得较早,农历十月初,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身上、地上、房上,雪白的世界分外妖娆。飒飒的寒风吹过树的枝头,因没有叶的阻挠和挽留,随着风的方向起起伏伏。枝桠上落着黑压压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似看到这银白的世界,兴奋无比。  相似文献   
105.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也就很从容地敲落昨日的星辰,敲出了一个崭新的黎明,一个新的世界。它带给你一种全新的感觉,激起你豪情满怀,让你扬起生命之旅的新风帆。一年是一个自然的轮回,一个很美丽的时间段。人们习惯于把新年看作是一道分水岭,把岭的那面看作历史,尘封起来放在记忆的深处;对岭的这一面,却很看重,把它作为走向辉煌的起点。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候,小编与您共渡这一幸福的时光。  相似文献   
106.
感恩清明节     
清明雨提前飘洒下来,心也随之湿润起来。而今,清明节已正式成为法定的休假日,而我再也没有理由不去祭看我的太外婆和外婆她们。自以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族,以前由于忙于工作或者其他缘故,不能在清明节赶回家乡祭奠她们。这些天,我总以为,远在天堂的亲人,会在这天,来到家乡的路口,翘首企盼我的到来。想到这,我会在清明这天毅然决然地备好一切祭品,奔赴家乡。  相似文献   
107.
欧华文学分布于欧洲19个国家,有着一种文化中和的历史特质,既全身心融入世界文化海洋,又较自然地沟通于民族文化传统,表现出平和长远的文化建设的姿态。对异质文化的互补观照,对中西"第三元"文化的自觉探寻,对"灵魂的语言"和"工具的语言"的沟通,都使得欧华文学达到了很高的文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8.
在《小说界》为我所用的传播策略中,作为期刊转型的有力武器,留学生文学在"可读性、世界性和新闻性"的视野中得到了整体凸显;它亦作为文学上海的重要表征被整合进入了海派文学传统之中,获得了继续发展的空间。但《小说界》对其定位也有随意含混的一面,与学术话语保持了一定距离,未能形成有关"留学生文学"的理性认知与整体观感。正是媒介话语在有序与无序间的张力关系,为考察文学存在的复杂流变提供了可能,《小说界》为留学生文学的研究保存了鲜活的文学现场。  相似文献   
109.
一个新移民文艺家,即便是"扎根"澳门再久、再深,他们的作品也难以真正对澳门社会文化实现"零距离"的表现。由于文化认同与心理、情感认同产生的机制不同,移民文人对于异地文化元根的表现总会有些隔膜,他们表现的文化可以描述为文化气根——一种与深入到泥土内部的文化元根并不一样。文化气根既彰明较著又相当浅显,这是移民文学家普遍的创作现象,对于澳门新移民文学而言,这是它的部分特色。  相似文献   
110.
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海外华文文学就是以其使用工具之文字国别来划分的。海外潮人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大家庭的一分子,在文字国别上,选取的也主要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文学",但它与海外华人文学一样,并不排除用其他国别文字作为表达工具。从文化人类学的事业考察,海外潮人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注重的都是其海外华人这一创作主体,是具有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各国各地区文化特色的海外华人。而海外华文文学则不限制创作主体的人类文化种属。海外潮人文学是海外华人文学的一部分,与海外华文文学一样,都是大中华文化圈里催生出来的文学。略为区别的是,它是由一种地域范畴的人文现象——潮人文化产生的,是中华大文化圈里的潮人文化催生出来的一种"类族群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