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凯  陆敏莹  李小玲 《热带地理》2020,40(6):957-969
在《热带地理》创刊40年之际,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其1980—2019年的2 938篇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每10年为间隔,分时段对相应文献作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性检测、作者共现分析及机构共现分析,以探究《热带地理》的研究主题演变、历史热点、核心作者及核心机构的合作关系。结果表明,在前20年,《热带地理》研究主题及研究区较为集中,多聚焦于华南地区及其资源开发利用;核心作者间的合作较弱,整体分散,且期刊主要报道的是广州地理研究所等广州地区的研究成果,机构间合作较少。自2000年后研究主题明显增多,形成多元研究热点,研究区范围有所扩大,但仍集中于中国南部;核心作者间形成较多合作团队,团队间合作交流明显增强;高校与其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所占比重大幅增加,机构间合作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42.
《热带地理》2020,(1):F0004-F0004
2019年11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数据显示:《热带地理》2018年复合总被引频次为3008次;复合影响因子为1.839,复合他引影响因子1.725,5年影响因子为2.188。2019年12月,《2019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热带地理》2018年核心影响因子为0.865,在24种地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5位;基于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引文率等的综合评价总分在24种地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6位。  相似文献   
43.
论文基于Linux平台,利用Python(V3.6)和MySQL(V5.7),开发了一套“面向ResearchGate的古气候文献数据采集系统”;并且通过人工判读从全球古气候资料共享网(https://www.ncdc.noaa.gov)数据库中遴选出1450篇古气候重建论文,对关键词进行了分类汇总,初步构建了用于古气候文献检索的关键词表。依据这一关键词表,利用古气候文献数据采集系统,从ResearchGate数据库中进行了文献检索。针对来自ResearchGate的32493篇文献和来自NCDC的1450篇文献,通过时间尺度、代用资料类型、气象要素、研究地区(国家)4个维度关键词词频的对比分析,发现2套文献数据关键词词频的相对差异基本一致。这表明依据初步构建的关键词表,自ResearchGate检索获取的古气候重建文献是有效的,能反映古气候重建研究现状。如此庞大数量的研究论文为下一步收集未被NCDC收录的古气候重建结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面向ResearchGate的古气候文献数据采集系统”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4.
吕阳 《海洋科学》2018,42(10):94-102
文章用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呈现海洋药物研究态势与热点,旨在为海洋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为数据源,以1980~2017年海洋药物领域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结合Excel、VOSviewer软件,对论文年代分布、研究机构、期刊、作者、高被引论文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方向为海洋天然产物、抗菌活性、细胞毒性、海绵等,应重点关注海洋天然产物及其抗菌药理作用的研究。世界范围内关于海洋药物研究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在该领域研究占据绝对优势,其发文量、总被引和H指数均占绝对地位。该领域主要发文期刊为《Marine Drugs》、《Journalof Natural Products》。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位列世界第一,但整体论文质量欠佳,中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有待加强,论文影响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45.
刘甜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8,34(11):124-125
目的:评价IL-17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IL-17与银屑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共同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银屑病患者520例,正常对照3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进行期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MD合并=4.68,95%CI(3.22,6.13),P<0.00001];静止期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MD合并=2.63,95%CI(1.78,3.48),P<0.0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IL-17与银屑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系统评价耳穴埋豆对剖宫产术后泌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耳穴埋豆干预剖宫产后泌乳的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的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险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包含1661名剖宫产术后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1)剖宫产术后耳穴埋豆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耳穴埋豆促使泌乳时间提前[SMD=-7.40,95%CI(-11.97,-2.83),P=0.001];(2)耳穴埋豆组剖宫产术后1个月内泌乳量充足的比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耳穴埋豆可提高泌乳量[RR=1.29,95%CI(1.14,1.45),P<0.0001];(3)次要结局指标,如乳房肿胀发生时间、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等,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产后常规护理相比,耳穴埋豆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泌乳,降低乳房肿胀。  相似文献   
47.
为清晰了解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无人机遥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感相关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与遥感科学、工程学和影像科学摄影技术三门学科联系最为密切;美国、中国、西班牙等国家发文量较多,具备较强研究力量;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而西班牙最高科研理事会h指数最高,均有较大影响力;澳大利亚学者Lucieer A和西班牙学者Zarco-Tejada PJ的h指数较高,为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无人机遥感技术包含多个研究方向,其中研究热点包括无人机遥感在农业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研究、摄影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48.
《国土资源遥感》2009,(3):114-114,29
《国土资源遥感》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89年。本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成果。本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技术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代表中、美、日地震学研究水平的《地震学报》、《美国地震学会通报》和《地震》三个核心期刊1988-1990年期间的410篇论文所附的7095篇引文的引文量、引用学科、引文来源和语种、自引、互引及引文年代进行了统计分析;此外,还探讨了中外地震学文献交流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期对掌握地震学文献交流的规律和特征、文献的利用和管理及促进中外地震学文献的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