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体系造成环境污染、燃料储量逐渐减少等后果以及人类希望改变以掠夺地球的方式获得能源等因素,新能源项目(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太阳能、风能、海浪能等)以其绿色无污染的巨大优势在世界各地纷纷兴起,但自然能源虽总量大但具体到单位面积能量微小、收集困难、设备昂贵且较不稳定。海洋能是其中能量较集中、分布较广且较稳定的能源,但目前尚未找到好的大规模利用的方式,将多种自然能源同时集中联合利用应是未来发展方向。海岸是海浪能、风能、太阳能集中的地点之一,气筒风光式海浪电站以海浪能为基础,将上述3种自然能源汇聚于一点加以联合利用,希望能为新能源的利用做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2.
国际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国内产业培育也取得一定突破,但总体发展规模和质量还有待提升,存在着战略定位、政策扶持、区域竞争和科技创新等问题和要素制约。基于市场需求和问题导向,文章从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产业培育示范、海洋科技创新、特色园区发展及专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框架设计构想,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碳”重大战略布局背景下,推动海洋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立足蓝碳的广义研究领域,在海洋碳汇与产业融合方向创新提出蓝碳产业的概念。蓝碳产业旨在开发以碳汇巩固提升、低碳化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模式,推动蓝碳与海洋经济、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融合发展、协同增效。此外,对蓝碳产业门类进行界定,并从4个方向提出蓝碳产业的发展路径,助力我国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4.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积极稳妥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海洋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海洋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5.
为加快山东省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海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文章分析山东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各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已初步聚集化;海洋科技创新显著支撑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但绩效和效率仍较低;海洋科技产业的源头创新能力、发展模式、涉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功能载体和国际化等优势明显,但在产业聚集度、科技创新平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化公共研发试验平台、新兴产业发展速度、金融财税政策落实和创新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山东省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区建设路径,即强化原始创新核心作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坚持海洋生态环境优先、加强全球合作和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新基建”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特征,揭示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2011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取得快速发展,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空间集聚;(2)城市“新基建”综合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下游应用层、中游技术层和上游基础层,推动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强化;(3)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效应在空间上主要凸显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核心城市群,影响程度在城市群发展梯队之间的空间异质性超过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第一梯队城市群正成为城市“新基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37.
正2月18日,河南省地理信息导航产业园举行奠基仪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盛国民,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贾志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禄丰年、王进福,郑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跃华等领导参加奠基仪式。随着3S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成长性最好、产业链最长、拉动效应最强的朝阳产业,也是国家城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迅速  相似文献   
38.
正1引言旅游服务业已经发展为全球新兴产业和国家经济支柱。吉林省地处关东大地的中部,有着丰满的地理和人文风情,形成了以长白山、高句丽遗迹、鹤舞向海、防川、伪满皇宫、松江雾凇、净月风光、查干冬渔等吉林八景为代表的旅游景点30余处。吉林省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气候特点决定了冰雪旅游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旅游过程中的行、游、食、宿、购、娱六大消费  相似文献   
39.
企业要自强     
《意见》体现了从国家层面上对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不仅对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而且对社会、对资本都具有全面的导向性。单纯的地理信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鲜有在国际舞台上挥洒自如的机会,政府搭台具有重要作用,借助“走出去”战略,国家局为地理信息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0.
各专业委员会、各会员单位、行业内各相关单位: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11年会暨专家论坛,定于今年第四季度召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本次专家论坛的主题是:《北斗产业化&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确定本次论坛主题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