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6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基于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的海上稠油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的加热降黏、气体溶解降黏、气体扩大加热腔与减少热损失、蒸气与气体协同增产效应等开采机理,优化注入蒸气和烟气温度、烟气蒸气体积比、周期蒸气和气体注入量等参数,建议注入蒸气与烟气的温度高于300℃,在大气压下烟气蒸气体积比为0.4~0.6.在渤海稠油油田开展4口井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开采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开采后稠油井平均日产油量达到冷采的3倍以上,最高日产油量超过100m3,周期产油量达到1.0×104 m3左右.基于循环注蒸气和烟气激励的海上开采稠油技术可以提高海上稠油开采速度和采收率,有潜力成为未来海上稠油油田的主要热采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82.
在稻作农业起源和传播的研究中,水稻扇型植硅体对于发现、鉴定水稻遗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利用扇型植硅体在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粳稻和籼稻方面建立了诸多判别标准,但这些“标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本文从扇型植硅体的发育机理入手,结合前人对水稻扇型植硅体的研究成果和通过对部分现代野生、栽培水稻扇型植硅体的观察分析,认为尽管现代稻属和粳、籼稻扇型植硅体的鉴定特征是比较明确的,但由于野生稻和栽培稻扇型植硅体的区分存在不确定性,限制了扇型植硅体在早期稻作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对目前利用扇型植硅体进行水稻农业考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寻找野生稻和栽培稻扇型植硅体的有效区分标准、如何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鉴定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张晓兰 《山西地质》2012,(2):96-97,99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和提出了农村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方向,根据太原市山地多,平川少,农业人口比例大,后备资源可观等特点,提出要充分依托后备资源,利用农业科技提高耕地生产力水平发展本地经济,服务当地农村、农民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4.
大别山区生姜栽培中气象问题与高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姜生产对气象环境的要求,分析了大别山区岳西县适宜生姜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即充足的热量、水分资源和较长的生长期。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播种期低温连阴雨、幼苗期的高温强光照、旺盛生长期的伏秋旱和生长后期的早霜冻。结合2006—2007年气象科技扶贫试验,提出了高产栽培对策,以期为当地姜农提高生姜产量和产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十三五"期间,围绕"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低"这一制约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大难题,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其他技术攻关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都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4个方面:(1)勘探理念从寻找富集甜点区向高产甜点区转变,开发部署由平铺式到精细化调整转变.(2)围绕高效增产技术方面,在实现由二维地震向三维地...  相似文献   
86.
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生态环境特点的优质高产籽瓜品种——新籽瓜1号,进行甘肃省武威市民勤沙漠绿洲多功能高分子植物生长调节剂籽瓜根部追施增产和品质改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施用产品不但有利于籽瓜的营养和生殖生长,增加瓜径3%~5%、提高产量11.5%,而且显著改善籽瓜的品质,提高其粗蛋白和维生素B1、B2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80%和29.41%、14.29%,因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净增产值358.95~580.95元·hm-2。  相似文献   
87.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干旱特点 ,于 1 996~ 1 998年进行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秸秆覆盖、底墒科学利用、有限水胁迫效应、深松、多功能防旱剂和有限灌溉等单项农业干旱防御技术试验研究 .在它们的防旱机理、功能和操作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 ,在干旱严重的 1 998~ 1 999年冬小麦生育期内 ,在河南郑州郊区、山东泰安郊区和河北固城 ,根据各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对上述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具有较显著的抗旱增产效能 ,小麦增产 1 0 .1 %~ 36.0 % ,耗水量减少 1 .0 %~ 1 9.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 0 .6%~ 60 .0 % .  相似文献   
88.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讨论了不同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温度、土壤有效水分含量以及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可使春小麦生育期提前,产量提高,并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率。吐鲁番市地膜春麦最佳土著部方案应采用“膜下条播、3月初播种、525万株/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89.
海藻载培—传统方式及其改造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费修绠  鲍鹰 《海洋与湖沼》2000,31(5):575-580
上前所有的海藻载培技术和方法都是以在对藻类个体和群体的了解为基础的,这就是传统海藻载培业的基础和出发点。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展和进步已使陆地的农业和医学大为受益,会传统的海藻载培业还很少应用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实际上自从以来最基本的载培技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相当长时期内海藻载培在技术上比较保守,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六个方面。新的载培种类需要增加,新的技术需要发展和  相似文献   
90.
刘发民  肖生春 《中国沙漠》2000,20(Z2):179-182
根据小麦、西瓜、花生、玉米的不同生育特性,合理选用不同熟期的品种,安排空间和生育期调控,提出了小麦西瓜花生玉米四熟的间套复种栽培模式,并对模式的基本原理、主要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加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