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31.
李涛  张维阳  曹小曙  汪丽  张隆 《地理研究》2019,38(11):2730-2744
城际交通网络包含提供联系可能性的基础设施连接网络(铁轨等),反映承载容量的组织网络(列车班次等)与实际需求的流量网络(客货流等)3类,分别从连接可能性、潜力容量和实际流量三方面映射了网络发育的不同特征。理清城市在这3种维度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对分辨城市的节点位势和城市系统构造具有重要意义。以珠三角城市群城际轨道网络为研究对象,本文系统分析了3种网络整体结构、城市的节点位置和城际连接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3种网络城镇地方中心度均呈现出显著的等级差异特征,相较于需求网络,设施网络和组织网络扁平化特征更为显著;组织网络和需求网络均表现出了以广深为核心、以广深、广珠和广佛为主要联系的结构体系,设施网络则呈现出明显的“沿线效应”,突出了珠江口西岸广珠城际沿线的骨干地位;与组织和设施网络相比,需求网络突出了肇庆、江门等城市的重要性,轨道沿线中小城镇位势则逐渐降低。研究一方面通过区分3种铁路交通网络强调了城市网络研究中明确“刻画何种网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城市节点和城际连接在不同网络中的位置,识别出可能性、利用潜力和实际流量的差异,为交通线路规划和区域空间优化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2.
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中δ18O的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薛积彬  钟巍  赵引娟 《地理科学》2007,27(6):825-830
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广州降水中δ18O与IAEA/WMO提供的1961~2001年香港降水中δ18O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中δ18O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及与ENSO事件的关系。在天气尺度和季节尺度下,该地区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年际变化上,该地区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较为复杂。珠江三角洲地区年平均降水中δ18O与Nino3区SST和南方涛动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ENSO事件对该地区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dure and methodology to formulate the convective weather potential (CWP) algorithm. The data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lgorithm are the radar echoes at 0.5° elevation from Guangzhou Doppler Radar Station, surface observations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AWS) and outputs of numeric weather prediction (NWP) models. The procedure to develop the CWP algorithm consists of two steps: (1) identification of thunderstorm cells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ed statistical criteria; and (2) development of the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thunderstorm cells were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 by radar echoes with intensity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50 dB(Z) and of an area over 64 square kilometers. These cells are generally related to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occurrences such as thunderstorm wind gusts, hail and tornado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WP algorithm, both echo- and environment-based predictors are used. The predictand is the probability of a thunderstorm cell to generate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events. The predictor-predictand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through a 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pproach. Verification with an independent dataset shows that the CWP algorithm is skillful in detecting thunderstorm-related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occurrenc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of South China. An example of a nowcasting case for a thunderstorm process is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534.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系统MM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夏季出现的一次辐射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在辐射雾出现的时间以及辐射雾的高度方面都与实况十分相近。我们对辐射雾的形成机制也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地面的长波辐射冷却促使辐射雾形成.而短波辐射的加热是辐射雾消散的主要原因。另外.增加模式的垂直分辨率以及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下垫面类型都可以使模式模拟的辐射雾的结果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