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10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6 毫秒
41.
十足类甲壳动物受精细胞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从精卵识别、顶体反应、皮层反应、雌雄原核的形成和结合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十足类甲壳动物受精细胞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甲壳动物卵黄发生及其激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卵黄发生是指各种卵黄物质(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的形成及其在卵母细胞中的积累,是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必要前提,也是雌性甲壳动物生殖周期的决定性时期,它以血淋巴中卵黄蛋白原浓度的大量增加和卵巢的发育为特征。目前,甲壳动物卵黄发生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卵黄蛋白的产生和积累上。  相似文献   
43.
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十几年来,人们从海洋甲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中不断发现新的起生理作用等的活性物质,包括高血糖肽激素、速激肽相关肽等等。作者介绍这2种肽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江西省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鄱阳湖流域内占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承担着保护世界性和国家重点保护濒危越冬候鸟资源等重要责任。探究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可为都昌保护区内鸟类栖息地的生境保护与动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019—2021年1、4、7和10月对都昌保护区内4个区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Pearson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等对都昌保护区水质情况以及浮游甲壳动物与水环境因子和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31种,其中枝角类(20种)和桡足类(11种)。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年均密度213.81 ind./L,年均生物量为1.51mg/L。都昌保护区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较大,季节上,夏季或秋季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量达到峰值,冬季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最少;空间上南矶一般区(D4)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较大,其次是撮箕湖一般区(D3),小矶山核心区(D1)和三山核心区(D2)差异较少。根据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都昌保护区水质情况,结果表现为撮箕湖一般区(D3...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三疣梭子蟹的免疫机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在甲壳动物响应寄生虫感染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方法从三疣梭子蟹中克隆获得硒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cDNA序列全长为696bp,5′-UTR长度为102bp,3′-UTR长度为87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07bp,编码168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一个典型的由蛋白石终止密码子(220TGA222)编码的硒半胱氨酸(40U)。预测了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其中的保守结构域,包括GPx家族签名序列(64LAFPCNQF71)、活性位点序列(152WNFEKF157)以及与酶催化活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包括谷氨酰胺(74Q)、精氨酸(90R和168R)和色氨酸(142W)。相似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硒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Px)与甲壳动物中的SeGPxs相似性较高,其中与拟穴青蟹SeGPx相似性最高,并与其在系统发育树中聚为一支。经血卵涡鞭虫侵染后(0—192h),SeGPx基因在三疣梭子蟹的血细胞、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均发生显著性升高。该结果表明,SeGPx在三疣梭子蟹应对血卵涡鞭虫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甲壳宿主体内被病原扰乱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而起到宿主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刘光兴 《海洋科学》2003,27(12):20-22
十足目甲壳动物有许多具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 ,例如对虾、沼虾、螯虾、龙虾、蟹等。由于自然资源的供应毕竟有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这些高蛋白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因而单靠捕捞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依靠水产养殖 ,提高养殖产量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目前 ,限制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足够量的健康苗种的供应问题。由于缺乏对繁殖过程的了解而制约了育种业的发展 ,因而 ,弄清这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繁殖的内分泌调控是进行成功水产养殖的基本前提。近20年来 ,对于甲壳动物繁殖内分泌学的认识正在…  相似文献   
47.
浮游动物死体是海洋沉降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浮游动物死体对于准确评估特定海区生物泵碳通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在自然海区的死亡情况,采用2019年7~8月在南黄海获取的浮游动物样品,使用中性红染色法分析了浮游甲壳动物死体的平面分布及其受控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为(1 378.3±929.84) ind./m3,其死体比例在5.0%~68.8%之间,平均为33.3%±16.6%。桡足类是浮游甲壳动物的主要类群,平均丰度为(1 202.9±937.4) ind./m3,死体比例在3.6%~69.7%之间,平均为38.6%±17.0%,与全球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平均死体比例相当。不同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的死体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死体比例最高(62.0%),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最低(17.9%)。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死体比例的主要影响因子。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死体比例和表层温度显著正相关,拟长腹剑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的死体比例与表底温差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表层盐度与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的死体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南黄海海洋生态动力学过程和海洋碳通量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南海采集的沉积物进行分析,发现一新种奇足威伦狭腹猛水蚤,这也是首次在中国海报道威伦狭腹猛水蚤属。新种奇足威伦狭腹猛水蚤与同属其它种的主要区别特征是:身体表面除尾节有小刺外,其余各节表面均光滑;第四胸足外肢第三节内侧具两根刚毛;雌性第五胸足內肢具4根刚毛和刺,外肢顶端具一根尖刺,尾叉长约为宽的六倍。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经济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甲壳类资源评估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按季度在该海域开展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采集经济甲壳动物样品,并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集环境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评价该海域不同季节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有甲壳动物98种,隶属2目24科43属;全年优势种有变态蟳(Charybdis variegata)、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等10种;各季节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均以夏季最高,冬、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各季节均可划分为两个群落(Anosim test:0.579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结论】该海域甲壳动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50.
先后于1959,1960,1987-1993年在南海采集口足类标本。经研究确认其中有2新种,分别隶属于虾蛄科和猛虾蛄科,命名为脊尾近虾蛄和中华猛虾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