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2013年1月华北地区经历了重霾过程,为研究其污染特征,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能谱(EDX)对北京、唐山和天津晴天和霾天气下气溶胶单颗粒基本形貌和硫酸盐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气溶胶单颗粒包括矿物颗粒、硫酸盐颗粒、金属氧化物、烟尘集合体、有机颗粒和飞灰,仅在天津市样品中发现少量的Na Cl颗粒。对单颗粒的元素组成进行统计表明,华北地区晴天以富Si颗粒为主(31.0%),其次为富Ca颗粒(18.3%)、富Fe颗粒(14.1%)、富Cl颗粒(12.2%)等,霾天以富S颗粒为主(47.4%),其次为富Si颗粒(21.1%)和富Fe颗粒(13.4%)等。霾天气富Ca颗粒明显减少,同时在含S较高的颗粒中也含有Ca、K等元素,说明大气中含Ca、K等碱性矿物对雾水酸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不同天气含S颗粒差异较大,霾天气明显高于晴天,S/Ca平均值在霾天明显较高,且大于0.8,说明在一定的SO2浓度下,大气湿度越大,硫酸盐化现象越明显,生成大量的硫酸铵盐。  相似文献   
42.
猫眼石自述     
正尊敬的人类朋友们,你们好!我叫猫眼石,是你们人类朋友们非常喜爱的宝石中的珍品。我的颜色可以是奶黄白色、白色或浅灰色、红色、棕色、橙色、乌黑色,而以乌黑色者最佳,我的表面往往有一道形如猫眼中所见的"活光"。特别亮丽的我,"活光"强烈而灵活,既有闪烁着彩虹般珍珠亮光的色彩,也有变幻着奇妙的猫眼"活光"色彩。活光在垂直光照射下,更觉耀目闪烁,且适在宝石正中,使整个宝石更显乌黑、油亮。从不同角度看变彩猫眼十分有趣,随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一套SEM-EBSD-EDS-CL联合分析系统(FEI Quanta 650 FEG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功能和特点,并使用该系统开展了石榴石、白云石的矿物学研究以及和田玉仔料研究。多工作模式、待试样品要求低和制备简单、高质量的分析图谱、信息数字化处理以及多技术结合应用是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的显著优点。SEM-EBSD-EDS-CL联合分析系统在宝玉石研究中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水养殖池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AC-11,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与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pneumoniae)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达99.78%.以此菌株为宿主菌,于2008年11月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得到3株裂解性噬菌体KP1,KP...  相似文献   
45.
Six clay mineral phases are recognized by means of electron microscope examination in a drilling profil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Hobei Plai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lay mineral phases, strata in this profile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e.,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groups. Five subgroups can be further distinguished within the lower group. The evolution of clay mineral phases provides indication of %he palaeoclimatic variation during this geological period.  相似文献   
46.
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固结过程微观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砂纹淤泥质土是一种特殊的夹有微薄层粉细砂的洞庭湖湖相沉积软土,具有独特的薄砂层构造。该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对解释宏观的工程现象、揭示土体变形的本质和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X射线微区衍射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研究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同时结合固结试验探讨砂纹淤泥质土微观孔隙与结构单元体参数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砂纹淤泥质土主要矿物成分为绿泥石、白云母和石英,微观结构为片状或板状聚体结构;随着固结压力增加,等效粒径增长呈先快速后放缓的规律,结构单元体形态参数则先增大后减小;砂纹淤泥质土压缩系数与竖直切面结构单元体定向概率熵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
Gold geochemical provinces in China were delineated through stream sediment or catchment sediment sampling in this study. Each gold geochemical province delineated by a threshold value of 2.5 ng/g covers an area of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It is a dilemma that geochemists traditionally thought that gold could not migrate for a long distance in rivers or streams to form a large-scale geochemical anomaly due to its chemical inertness and high specific density. The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observations under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submicroscopic gold particles(5 μm in diameter) in large quantities, and observations under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further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nanoscale gold particles(several tens of nanometre in diameter) in ores, rocks, soils and stream sediments. Particularly, submicroscopic and nanoscale gold particles less than 5 μm were only found in samples having a low gold content(10ng/g). This result shows that geochemical provinces, delineated by a threshold value of 2.5 ng/g, are formed by long-distance transport of ultrafine gold in streams. The findings may provide direct microscopic evidence for gold migration to form geochemical provinces.  相似文献   
48.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三种苔藓植物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描述了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三种苔藓植物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丰富了该地区苔藓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9.
以重要的宝石级红珊瑚品种Corallium elatius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逐级还原了Corallium elatius样品从宏观到纳米的多级结构构建:有缺陷但具有一定定向性的纳米筹组成了亚微米单元;亚微米单元按一定方向排列形成了骨针单元;骨针单元的组合形成了片状单元;定向性近乎一致的片状单元沿界线(有机质)排列成了明暗相间的人字纹单元;人字纹单元以髓部为中心依次排列形成了Corallium elatius样品横截面的放射状纹理。每一级结构由更小尺度的结构单元组成,同时,多个同尺度单元又排列形成上一级结构。在这种多级嵌套结构中,每一级的结构单元具有几乎一致的定向性。随着结构单元尺度的细化,结构单元的定向程度降低。从生物矿物学角度探讨了不同尺度方解石模块的自组装模式,揭示了样品在有机质调控下的特殊结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0.
张先伟  孔令伟  王静 《岩土力学》2013,34(Z2):195-203
采用 “整区→微区→胶结点”的逐步分区测试方法,对湛江原状黏土与重塑土开展SEM-EDS试验研究,观察土体微观结构的胶质联结特征,确定胶结物质的元素组分及其空间分布状态,建立微观结构-化学物质-宏观力学行为的相互关系与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土的基本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层面的颗粒联结特征。湛江黏土的结构单元实际上是以许多黏土矿物薄片堆叠而成的黏土畴,开放式的絮凝结构加上以游离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胶质联结特征是导致湛江黏土具有高灵敏性、强结构性的根本原因。当应力水平超过土体的结构屈服应力后,力学性能迅速劣化,结构单元体逐步转为联结强度弱,分散性强的凝聚体或叠聚体。研究还表明,土的颗粒联结强度、结构形态特征及其对结构强度的贡献是导致原状土与重塑土性质差异的本质,天然状态下的湛江黏土土性受控于微观结构特征,而重塑土土性受控于黏土矿物颗粒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