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6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新疆克拉麦里地区中及上志留统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岩性和生物组合特征,该区的志留纪地层划分为:中志留统白山包组,上志留统下部红柳沟组,上部苦水泉组.白山包组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夹钙质砂岩和少量砾岩,钙质砂岩中含腕足类化石:Tuvaella rackovskii,T.gigangea, Stegerhynchus angaciensis,Tannusp-irifer,Spiriferina,Zygospiraella,Resserella obicularia,Leptostrophia elegestica等,以及三叶虫:Encrinurus.红柳沟组为钙质细砂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灰岩中化石十分丰富,含床板珊瑚:Favosites cf.[zhifangensis,Mesofavosites shang-siensis,Hil aepora,Pseudoplasmopora;四射珊瑚:Amsdenoides,Laccophyllumetc.:三叶虫:Encrinurus,Phacops:头足类:Geisonoceras,Michelinoceras等.与白山包组整合接触.苦水泉组整合在红柳沟组之上,为中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细砂岩、沉凝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和砾岩,在下部发现床板珊瑚(Favosites)、四射珊瑚(Petraia,Hapsiphyllum,Syringa-xon)、三叶虫(Encrinurus)、腹足类及放射虫化石.该区中及上志留统可与中国新疆北部、东北、内蒙、蒙古及苏联等地同期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新疆巴里坤晚志留世地层及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巴里坤地区晚志留世地层比较发育,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其中珊瑚和腕足类最多.巴里坤地区上志留统叫阔克赛尔克组,又分上下两亚组.下亚组丰产床板珊瑚和四射珊瑚.如Holmophyllum,Kodonophyllum,Tryplasma,Chlamydophyllum,Rhizophyllum,Kyphophyllyum,Entelophyllia,Cymatelasma,Cyathophylloides,Micula.Pilophyllum,Pseudamplexus,Ramulophyllum,SPongophyllum,Spongophyl-loides,Nanshanophhpllum and Thecia,Mesofavosites,Favosites,Pentamerus等,厚76—221m.上亚组仅含一些蜂巢珊瑚(Favosites),厚158—170m.阔克赛尔克山上志留统阔克赛尔克组的生物群落是很特殊的,可与吉林省二道沟区小绥河组.辽宁省昭乌达盟敖汉地区的下石碑组及内蒙自治区百灵庙北的巴特敖包群对比,显然,阔克赛尔克组的地质时代相当晚志留世罗德洛阶.  相似文献   
13.
傅碧宏 《沉积学报》1995,13(4):153-160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各组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选择了TM3/1(Y)2/3(M)7/5(C)减色比值合成影像对研究区岩石地层层序进行划分和对比,划分出O12、O22、O32、S11和S21等5个影像岩石地层单元,它们与研究区的岩性组一致,但其精度高于研究区1:20万地质图。通过影像岩石地层的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西部皮羌断裂以西在中奥陶世几乎未接受沉积,皮羌断裂以东出现了坎岭组,再往东至研究区东部,中奥陶统沉积较全;早志留世早期研究区西部沉积了海相红层,往研究区东部则相变为海相绿色地层。尤其是通过TM比值图像的分析,发现前人认为分布很局限,但具有很大生油潜力的印干组在研究区分布范围较广,并推断其沉积中心位于与研究区相邻的塔北隆起和北部坳陷一带。这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评价和勘探提供了新的资料,并表明TM遥感数据的应用是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的一种很有潜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早志留世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缓坡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研究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由一套巨厚的页岩、泥岩层夹生物礁及透镜状和不规则层状风暴生屑灰岩、瘤状灰岩组成。根据区内特征的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分布和相应的化石生态,作者认为本区兰多维列期至早温洛克期时为一典型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均斜缓坡,并且从浅到深划分为滨岸、浅缓坡、深缓坡及盆地等亚环境。滨岸区位于潮间带,以潮坪碳酸盐岩为代表;浅缓坡位于浪基面至风暴浪基面之间,岩性组合为A、B类风暴岩,A、B类瘤状灰岩、生物礁灰岩及粘结岩;深缓坡位于风暴浪基面至最大风暴浪基面之间,岩性以D、E类风暴岩、C类瘤状灰岩及泥页岩组合为特征;盆地处于最大风暴浪基面之下,为黑色泥页岩沉积。结合早志留世时全球冰川作用,文中讨论了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产状和成因,本文将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系中的硅质岩分为,(1) 成岩过程中硅化交代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硅质岩,产于碳酸盐岩和泥质岩类所组成的透镜层的顶部或碳酸盐岩层内;(2) 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纹层状硅质岩,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和泥质岩透镜层底部或呈薄层夹于粉砂岩、泥质岩层中。根据沉积环境分析及硅质岩的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和氧同位素组成,提出本区硅质岩形成于受大气淡水影响的局限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6.
17.
南秦岭中段中、上志留统金矿化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金矿勘查工作显示,中、上志留统是南秦岭中段继泥盆系之后的又一套赋金地层,这套地层的分布区存在一条近EW向展布的金矿化带,宏观上,金矿化带的展布受青泥河-留坝复背斜和大河店-长坪-留坝区域性断裂带的控制.金矿(化)点和金矿(化)体的产出受层位、岩性、煌斑岩脉、火山活动、褶皱、层间构造破碎蚀变带、标高及氧化作用等因素的联合控制.矿体呈似层状产出,由多个呈串珠状展布的透镜体组成,金矿石类型以微细浸染型为主,属金-毒砂-黄铁矿建造.通过对已有矿(化)点和区域水系沉积物异常区进一步工作,有望找到中-大型金矿产地1~2处.  相似文献   
18.
徐培林 《四川测绘》2001,24(1):39-40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的主要目标阐述和实现目标相关的软硬件的发展论证,展示了印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马廷敏 《四川测绘》2001,24(4):183-183
通过接触晒印复制等大相片的印相过程中,会产生灰色蒙翳,黄斑等问题,本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便找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覃庆第 《广西气象》2001,22(4):20-22
通过对1999年秋季一次突发性降水过程高空急流的分析,发现急流人口区南侧辐散,其低层辐合上升,当低层有印缅槽活动的时候,对流加强,印缅槽发展,急流人口区北侧辐合,其低层辐散下沉,有向南的非地转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