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5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桂东南金银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重新厘定了桂东南原定为“寒武系”地层的时代,确立了海西期云开发变质岩体结构,提出本区金银矿床分为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建立了金银矿床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分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分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指出找矿重点为云开隆起区外侧及边部断裂带。  相似文献   
132.
秦岭东段金红石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秦岭东段主要金红石矿床赋矿层位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及对矿源层形成时的构造环境的分析 ,划分出 4种不同的成矿构造环境。中元古代以来 ,本区地壳处于强烈的陆 洋壳演化分异阶段 ,在北秦岭宽坪小洋盆、桐柏 大别古陆形成了与幔源成因有关的矿源层 ;在杨子地块北缘的被动陆缘拉张海盆形成了与沉积有关的矿源层。晚古生代以来 ,本区处于陆壳演化阶段 ,成矿构造环境为陆缘裂陷海槽环境 ,矿源层的形成与壳源岩浆有关  相似文献   
133.
河北丰宁大营子一带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宁大营子一带大面积出露古元古代闪长岩和海西期二长花岗岩。两期侵入体的接触带附近金矿(化)点发育,并呈北东向带状集中分布于海西期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内。本区矿源、热源、水源都很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成矿远景,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符合“三源”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4.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区构造对金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伟  梁斌 《矿物岩石》2004,24(4):49-52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区,金成矿带及金矿床明显受构造的控制。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因素来看,大地构造环境制约着“矿源层”及赋矿地层的形成,区域断裂构造控制着金成矿带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川西北地区金矿矿田构造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局部富集主要发生在断裂产状变化部位、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以及碎裂岩与构造透镜的接合部位。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对盆地形成过程的研究,认为风火山盆地经历了基底、古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及构造盆地4个阶段,在晚白垩世沉积形成.地层含矿性特征表明,晚白垩世风火山群砂岩夹灰岩组和砂岩组地层是含矿地层,其中砂岩夹灰岩组是主要含矿地层,与铜矿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分析认为,盆地附近的隆起区作为蚀源区,其晚三叠世地层及其他浅成侵入岩等,为沉积盆地提供了沉积物,也为盆地地层沉积提供了铜质来源.在砂岩夹灰岩组和砂岩组地层中,还原、碱性环境下沉积形成的灰绿色碎屑岩形成了矿源层,经过后期的活化、迁移、富集,形成了沉积一改造型层控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6.
山东莱芜张家洼铁矿赋存于矿山弧形背斜倾没端,已查明平炉富矿资源储量7 060×104t,伴生组分铜金属资源储量217 256.1t,钴金属资源储量48 548.3t。根据平炉富矿、伴生组分铜钴主要分布在假整合面及其复合部位,以及赋存在本溪组中的矿床(体)铁(铜)硫特高的特点,认为矿质与月门沟群本溪组中的山西式铁矿以及铁铝页岩层位中Fe,Cu,Co元素的高背景值有关。山西式铁矿和铁铝页岩层位或因热液作用就地改造叠加,在假整合面及附近形成复合矿体,并局部构成平炉富矿和伴生的铜、钴资源;或因构造沟通,被活化迁移至接触带与围岩中,产生双交代渗滤作用,形成接触带及附近的复合矿体,并构成少量平炉富矿与伴生的铜、钴资源。因此,山西式铁矿和本溪组铁铝页岩是平炉富矿和伴生组分铜、钴的重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37.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矿产与地质》2011,25(3):197-202
广西龙州县金龙铝土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迭大型以上规模的堆积型一水铝土矿床.文章在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矿源层来自晚泥盆世与早石炭世之间古侵蚀间断面上的原生铁铝岩(铝土矿);成矿经历了矿源层的形成、表生的风化岩溶作用和改造富集三个阶段;矿区外围...  相似文献   
138.
本文通过对滩间山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认为中元古界万洞沟群是金的矿源层;成矿构造具有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的特点,矿体受单一及复合型式的构造控制;华力西期侵入体对成矿作用仅体现于为矿床的形成与再造提供热源。矿质在弱酸—中偏碱性溶液中,主要呈硫络合物的形式搬运、并在还原条件下成矿。特别指出,含磷质物地层是区内重要的岩金找矿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9.
甘肃玛曲县大水金矿是西秦岭地区规模最大、类型独特的金矿床之一,多年的矿床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在400m以上从未发现过原生金矿体或金矿石,因而对该矿床的成因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利用矿山在89线竖井开拓过程中发现的原生金矿石,通过岩矿鉴定、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发现矿区存在英安质凝灰岩,是金矿石寄主岩石之一。原生金矿石具块状、条带状和角砾状构造,凝灰岩矿石或角砾具海底喷流沉积特征。新发现的原生金矿石与花岗闪长斑岩、黑云石英闪长玢岩型金矿石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变化趋势和硫同位素值,指示原生金矿石可能经历了喷流和后期岩浆热液改造两个阶段的成矿,这些发现对认识大水金矿床成因和今后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次生富集型金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茂基 《黄金地质》1996,2(4):15-20
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及与其相关的次生富集型金矿,是以海西期峨眉山玄武岩的边缘相火山碎屑岩为矿源层的再造矿床。与其相关的次生富集型金矿,是卡林型金矿或其矿源层的风化淋滤产物。碳酸盐岩与粘土岩的交界面及细粒碎屑岩中的糜棱岩等的半透膜渗析效应,在金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