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477篇
海洋学   7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绿柱石晶体在结晶生长过程中,其结构通道中通常可容纳少量的金属离子、氢化物、过渡金属离子、水分子及二氧化碳分子(Andersson,2006;Krambrock,2002)。与Ⅱ型水分子关系密  相似文献   
122.
利用铝型材厂蚀渣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步煅烧工艺制备铝方柱石材料。探索二次煅烧温度对铝型材厂蚀渣制备铝方柱石材料相组成、结晶度、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氧化铬对铝方柱石材料相组成、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同步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制备的铝方柱石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铝型材厂蚀渣中有大量可烧失成分,物料需要进行致密化处理,再经过1500℃煅烧后的铝方柱石材料结构中具有明显的铝方柱石条柱状结构,结晶度增大,铝方柱石相对含量达到91%。随着氧化铬加入量增加,结构中的铝铬酸钙相增加。当氧化铬加入量为2%时,试样中结晶相的结晶度最高,形成条柱状铝方柱石相与立方状铝铬酸钙相共存的结构。当氧化铬加入量4%时,试样中铝方柱石相几乎消失,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3.
肖继雄 《地质与勘探》2012,48(3):546-561
[摘 要] 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上与喜马拉雅期富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之一,其成矿作用具有特殊性。本文应用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重点探讨了马厂箐钼铜金矿床深部地质过程中成岩与由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混染并形成系列成矿的关系。通过对马厂箐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岩矿石稀土和微量元素、稀有气体及Pb-Sr-Nd 同位素研究,论证了成矿流体和岩浆流体均来自于富集地幔,这种成矿流体是包含于富岩浆并与其互不混溶的地幔流体。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地幔流体可随富岩浆的结晶成岩过程对岩体进行同步自交代蚀变而在斑岩体内或其深部形成矿床;也可与岩浆分离而独立运移,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地层围岩中进行交代蚀变成矿。在这一成岩成矿过程中, 引发并促进壳幔物质混染和叠加成矿,由此导致了马厂箐矿区成矿分带表现为从岩体到围岩、从高温到低温的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系列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124.
赵甫峰 《地质学报》2011,85(10):1574-1584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斑岩,其中六合富斑岩中发现了与镁铁-超镁铁质深源包体紧密共生的花岗岩包体.本文对花岗岩包体中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图像、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研究.研究表明,该花岗岩包体中锆石可分为岩浆锆石、老核新壳的复合岩浆锆石和变质交代成因锆石;复合岩浆锆石的新壳...  相似文献   
125.
应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通过比值法和最小噪声去除法(MNF)提取了甘肃岌岭701地区的赤铁矿化交代蚀变岩的分布。选择最小噪声去除后的主成分MNF b8、b3和b4组合可以增强赤铁矿化交代蚀变岩的信息,并填绘出该地区赤铁矿化交代蚀变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6.
六合富斑岩群是滇西金沙江-哀牢山富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研究认为富侵入岩的成岩物质来源与地幔源区有关,成岩过程和成岩后遭受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本文通过对富斑岩中花岗岩包体的岩相学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地幔流体作用与花岗岩包体的关系,为该区带化学成分上更偏酸性的富侵入岩提供成因依据。  相似文献   
127.
内蒙古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七一山长花岗岩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本文在前期岩石学及成矿特征研究基础上,首次对其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年代学进行了分析探讨。岩石富硅、富,贫Ti、Fe、Mg、Mn等基性组分,属高钾钙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Eu强亏损特征,δEu<0.1,Ba、Sr、P、Ti相对地幔显著亏损,而Rb、Nb+Ta、W、Mo、Li等元素明显富集。两类长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28.2±1.1 Ma,相关系数为0.999 9,ISr=0.709 79,说明岩体的物质来源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147Sm/144Nd值相对亏损地幔值偏高,而143Nd/144Nd值偏低,Pb同位素以富含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结合岩石学和产出环境研究成果,认为该长花岗岩是在燕山晚期,由区域钾长花岗岩浆在壳层挤压-拉伸环境中进一步分异演化形成的,先形成的是长花岗斑岩,构成了似斑状长花岗岩的外部相,而似斑状长花岗岩是在相对封闭且挥发组分和稀有元素进一步富集、结晶分异较缓慢的过程中形成的,由残余流体产生的自交代作用也相对更发育,导致形成与锂云母化、次生钠长石化和硅化关系更密切的铌-钽、钨、锡、铷等稀有金属矿化。以上认识对在北山地区寻找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金属矿产,特别是铌-钽、钨、锡、铷、钼矿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实验研究了采用两步溶法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氢氧化铝的可行性。首先采用浓度为8 mol/L的NaOH溶液,在95℃的条件下溶出高铝粉煤灰中部分非晶态SiO2;所得脱硅粉煤灰再与适量CaO混合均匀,在260~280℃下以浓度18~20 mol/L的NaOH溶液溶出Al2O3,得到高苛性比的铝酸钠溶液;经降低苛性比、脱硅和碳酸化分解,制得氢氧化铝制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氢氧化铝制品符合GB/T 4294-1997规定的一级标准。与其他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相比,该方法避免了粉煤灰原料的高温烧结过程,生产能耗显著降低,加工过程的环境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9.
运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了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内4个富斑岩的年龄.结果表明:剑川地区角闪正长斑岩形成时间为(37.6±2.2)Ma,姚安地区黑云母二长斑岩具有2组锆石U-Pb年龄数据,较年轻的一组为(36.86±0.63)Ma,较老的一组为(40.41±0.24)Ma,姚安黑云母角闪正长斑...  相似文献   
130.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钾、钠含量变化为主要指标获取祁漫塔格地区各个地史时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岩浆作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加里东中晚期是本区第一次侵入岩浆作用的高峰期,印支中晚期为本区花岗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加里东中晚期和印支中晚期也是区内两次区域成矿作用的大爆发期.岩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