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测绘学   1000篇
大气科学   464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311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丘、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的分布规律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人们称这些沙体地貌为流动沙波,它们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根据外陆架实侧底流数据,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计算,表明在细砂和中细砂大面积覆盖区,其海底沙波每年均以0.168~0.534m的速度向深海方向迁移,其移动速度相当缓慢,对海底工程实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992.
三亚湾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11月和1999年1、4、8月在三亚湾(109°28′6″E,18°13′36″N;水深约15m)进行了24h的浮游动物昼夜连续分层采样。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在中上层(0—10m)分布,夏季营显著的白天下降、夜晚上升的移动。三亚湾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可划分为移动显著和不显著两大类型,前者又可划分为白天下降、夜晚上升,白天上升、夜晚下降,傍晚和清晨上升、白天和夜晚下降3种类型;后者又可划分为中上层分布和各水层均匀分布2种类型。此外,有些种类的昼夜垂直移动无明显的规律。光照是影响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重要因素。浮游植物密度与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关系不密切。夏季浮游动物的大型种类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subcrassus)可以穿越温跃层的上界而进入表层。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幅度不但与种类的个体大小有关,而且也与水深和种类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对进入黄海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从大气环流形势、数值预报产品、中央台和日本的台风报、云图以及季节性海表特性等角度,分析了0205号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和强度演变情况,对实际预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针对舰船系统试验基准数据处理利用GNSS定位数据通过固定基准站差分解算后再获得相对关系解算的不足,分析该方法面临的难题及难以满足远距离大航区试验的现实问题,提出基于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处理的移动基准站解算方法。在研究GNSS差分定位原理基础上,结合经典载波相位双差方法,通过单历元实时差分,建立无固定基准站的相对数据解算模型。基于采集的实测数据,分析基线解算精度,验证所提出方法在舰船系统试验基准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和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需要高频高精度的动态差分定位解算的问题,文中介绍利用GPS、北斗、GLONASS三个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载波相位动态差分的解算方法。首先利用双频观测值组成双差宽巷观测方程,利用M-W组合求出较高精度的宽巷模糊度浮点解,然后对宽巷模糊度进行搜索固定;接着对载波双差的基础模糊度进行搜索固定;最后将固定的模糊度代入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求解测站坐标。文中使用该方法对车载GNSS实测数据进行解算,最终可得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传统巡检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使用移动GIS(移动智能终端+GPS+GIS)管理供水巡检业务的系统构建原理,设计了移动无线专网、数据库、功能框架,实现周期巡检、在施工地管理、隐患管理、短信息接收等功能,推动巡检工作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997.
高航 《北京测绘》2017,(4):65-68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部件采集和管理作为其工作的重要一环,借助轻便型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测量方法,降低了外业采集的难度和危险,同时,内业数据处理中,高密度的点云数据有利于部件的快速提取和识别。本文设计了一套利用机动灵活的轻便型移动测量技术高效获取城市部件技术方案,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最后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98.
一种北京城区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两步移动搜寻法应用于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中存在的中心供给、统一阈值及无距离衰减的问题,提出了"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高斯距离衰减"的优化方案。入口供给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分段阈值则充分考虑了避难场所的面积因素,高斯距离衰减符合可达性随距离递减的规律。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能够较好地揭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人口相互作用的规律。基于ArcGIS平台,将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应用于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研究,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展现了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针对CORS系统RTK服务盲区(RTK使用困难或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在CORS系统服务盲区附近建立移动的CORS基准站。通过加密区域CORS系统的基站分布,缩短站间距,改善CORS系统网络RTK在该区域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实现的CORS移动基准站系统测试表明:在精度上,移动基准站达到与常规CORS基准站同等的效果,平面x,y≤5cm,高程H≤10cm;在可用性方面,CORS移动基准站自主供电、携带方便、组网灵活,区域网络RTK可用性明显提高。在应急测绘、救灾和临时加密CORS基准站系统等中具有借鉴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医疗资源分布现状问题,通过量化分析,本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医疗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现有社区的划分,以两步移动搜索算法为基础,引入路网车程对评估模型进行改进。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地评价城市医疗资源布局,并为医院选址规划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