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4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531篇
地球物理   293篇
地质学   1923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84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0 毫秒
71.
金属成矿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讨论近10年来国内外在金属矿床地质研究中的若干进展,内容包括:成矿地质环境和深部背景;矿床、成矿带和全球的成矿作用演化;成矿系统和成矿动力学;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以及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等。在这5个重点研究领域中,分别介绍了对它们的研究和已取得的一些进展,又展望了其在今后的研究前景。认为上述5个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将构成21世纪上半世纪新的成矿理论基础,并将对金属矿产勘查工作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2.
康滇地轴中南段铀成矿条件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康滇地轴中南段铀矿化划分出3种类型(砂岩型、钠交代岩型和元古代浅变质岩型),并阐明其主要特征。提出了元古代地壳演化曾经历了原始古陆形成阶段、沉降活动阶段和基底再团结阶段,认为中元古界昆阳群是有别于典型的含铀碳硅泥岩沉积建造。通过对该区部分岩石原始铀含量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岩石可作为该区铀源岩的新认识;划分出碱性和酸性两大类型的热液蚀变,指出本区以发育碱性蚀变地段的成矿前景较好。指出该区铀成矿前景:(1)该区不具备形成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的地质条件;(2)非澳加式元古代不整合面型的铀成矿前景较差;(3)本区碱(钠)交代岩型铀矿化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3.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的时代及其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是一套以发育大量基性火山岩为特征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分布于托来山北坡刘口峡山至热水大坂一带以及朱龙关河北侧小柳沟和古浪峡等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区内地层的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沙龙地区和北过龙至金龙河地区出露的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石应划归来龙关群,并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了该地层中火山岩的成岩时代,首次较确切地给出了这套浅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朱龙关群的时空分布。同时根据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朱龙关群火山岩的成岩大地构造背景为陆内裂谷。  相似文献   
74.
本文根据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体结构面野外调资料,对坝区结构面优势方位、间距、张开度、连通率、隙间充填物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坝区岩体分类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中国地下热水分布之特点及属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墨香  邓孝 《第四纪研究》1996,16(2):131-138
本文依据我国近年来地下热水资源调研和勘探的新进展及其与有关的研究结果,简述我国地下热水形成和赋存的地热地质背景,分析和归纳构造隆起区中的温泉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地下热水分布之基本特点,讨论主要水热带的地热学属性和沉积盆地热水的形成机制,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今后地球科学有关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个旧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区域地学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变质地体中脉金矿床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研究表明,西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印度等地变质地体中脉金矿床形成于葡萄石-绿纤石相到低麻粒岩相变质环境。这组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成矿时代和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相近,虽然 它们形成深度和环境不同,但连续有序地产于地壳由浅到深的不同深度上,根据矿床形成的温度、压力和深度条件,可将脉金矿床划分为浅成矿床、中成矿床和深成矿床。我国变质地体中的一些脉金矿床 成矿特征与国外矿床类似,而另一些矿床则存在重大差异。90年代以来提出的脉金矿床成矿模式包括:地壳连续成矿模式、多阶段多成因模式和改造成矿模式等。巨大的脉金成矿省出现在地史上三个时期,即晚太古代(约27-2.6Ga)、晚古生代(450-340Ma)和中-新生代,这与超大陆的增生和拉拼接作用发生的时期相应。巨大的金矿集中区位于外部造山;立小矿床的形成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与超大陆旋回内部造山带的碰撞构造作用有关。脉金矿床与煌斑岩不民因联系,但橄榄玄粗 岩浆作用反映了外来地体斜向碰撞一隆升和减压的地球动力学状态,而金矿床即形成于这一特殊背景。应力制图技术(STM^TM)是预测成矿靶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8.
79.
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区域铅同位素组成背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振东  单光祥 《地质学报》1996,70(4):324-33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区域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背景。研究表明:区域各类地质体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是受原始地幔的不均一性、壳幔交换的动力学过程、层圈铀、钍、铅丰度及作用发生的时间等诸因素控制,为此,通过区域铅同位素背景的研究可以为地球化学分区、示踪物质来源及区域成矿预测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80.
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地区陷入衰退与停滞时,少数几个地区的经济却呈复苏甚至增长的势头,这些地区在经济运作模式上的相似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由于它们和历史上马歇尔所描述过的产业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者们将他们归为一类,称之为新产业区。本文对正在向纵深发展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作了简要的评述,并探讨了新产业区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背景与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