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分析方法(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道生 《地图》1995,(2):37-40
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分析方法(4)杜道生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很强的分析功能,这是区别于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所谓分析功能就是将输入系统中的地理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式进行处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深加工,向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  相似文献   
72.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区域等值线绘制关键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顺谦 《四川气象》2005,25(1):39-41
基于三角网格法进行等值线绘制比常用气象绘图软件的矩形网格法更客观更快速,而在众多的三角网剖分方案中,以Delaunay三角网最好最正规。本文是关于二维离散场等值线绘制的算法集成,详细介绍了Delaunay三角网的逐点插入生成算法中所涉及到的凸壳生成、初始三角网生成、逐点插入、LOP优化、寻找包含插入点P的三角形等过程的算法流程,并给出了不规则区域等值线绘制中所采用的二次B样条曲线光滑、交点计数法点面关系判识、互为异侧法线段相交判识等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73.
基于膨胀算法的缓冲区分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科  杜琳 《测绘学院学报》2005,22(3):229-231
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膨胀算法实现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的新算法。该算法将地理实体栅格化后依据用户指定的宽度,反复交替使用8连通膨胀与4连通膨胀,直至达到指定的宽度为止,最后提取出膨胀后图像的边界。该算法具有思路简单,算法稳定,易于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4.
渤海湾莱州湾东岸海岸带人为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中,渤海莱州湾东岸海岸带形成了地表塌陷、河槽变形、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由人为活动方式的不同,海岸带地质灾害存在结构与特征上的诸多差异,不同地质灾害在时空成因上有内在的联系。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以3S为基本技术支持的现代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海岸带规划和海岸带环境变化研究三个方面。首次提出了海岸带缓冲区的概念,以及海岸带缓冲区规划和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5.
利用现代化计算工具,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勉略阳地区化探异常进行信息处理,通过信息提取、信息关联、信息综合等信息处理过程,挖掘各种异常信息,定量圈定不同类型化探异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76.
缓冲区分析(Buffer Analysis)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缓冲区生成分点、线、面三种,其中线状目标缓冲区生成是关键和基础。本文将线状目标缓冲区的生成分为每个线状目标缓冲区多边形独立生成过程和所有线状目标缓冲区多边形重叠合并过程两个阶段,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矢量算法。  相似文献   
77.
李刚  李洪业 《山东气象》1996,16(A00):23-24
运用直接“写屏”技术,实现了计算机屏幕图像的截取与显示,为共享卫星云图资料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而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Stan.  LE 《北京测绘》1996,(2):40-43
最近一篇线段可靠性模型的论文,将线段的真实端点、限制在围绕观测点的误差圆的平行直径上,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适合于可靠性的量测而选择用以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能性。本文则论述了允许真实点落于适当的圆内任何位置的模型。  相似文献   
79.
用于大范围虚拟地形环境的动态场景管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超大规模的地形数据不可能在开始阶段全部载入内存进行3维场景渲染。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大范围海量地形数据3维显示的动态场景管理方法,该方法按照规则网格贴片对虚拟场景进行剖分,在漫游时根据视点参数建立可见和潜在可见缓冲区来确定当前应该调度和进行渲染的网格单元;在场景漫游时对各个规则网格单元建立具有多细节层次的四叉树,实现了对整个场景的多细节层次渲染。  相似文献   
80.
刘贤赵  王巍  王学山  杨文 《测绘科学》2008,33(1):163-166
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为土地定义为建设用地,利用2004年TM影像得到烟台沿海区县建设用地数据。用缓冲区分析提取乡镇水平上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数据,缓冲半径从100m到2000m,利用ArcView空间分析功能对建设用地比率、人口密度、河网等级和水质进行叠置分析,并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烟台沿海区县28个水质监测站各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共同作用可以解释85%以上的水质参量模型,反映城市化的建设用地比率比人口密度能更好地解释水质参量的空间变化,大多数水质参量的最佳模型出现在2000m的缓冲半径上,表明建设用地比率和人口密度是影响研究区域水质的首要因素。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