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1 INTRODUCTIONRecently ,thepollutionoftracemetalinseawaterhasbecomeincreasinglyevident.Researchershavefo cusedattentiontotracemetalpresentinvariousexistenceforms ,especiallyorganiccomplexingphases.Theexistencestatesandtransportmechanismofbaytracemetalswerethesubjectofstudybysomere searchers(Gu ,1 991 ;Florence ,1 998;Guo ,1 998;Wells,1 991 ,1 998a ,b ;Wellsetal.,1 998) .Whetherinfreshwaterorseawater,colloidsareclearlydominantfactorsaffectingtheexistencestatesandtransportmechanismoftrac…  相似文献   
52.
EDTA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含钡铅矿石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伟 《岩矿测试》2013,32(6):920-923
对于含钡铅矿石中铅的测定,采用EDTA容量法由于在分析流程中生成硫酸铅钡复盐使铅的分析结果偏低;采用钡铬酸铅容量法可以消除钡的干扰,但分析方法流程繁杂,耗时长。本文对现有的EDTA容量法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含钡铅矿石样品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在盐酸体系中溶解,用硫酸沉淀分离可溶性钡离子,再用硫酸沉淀铅,所得的硫酸铅沉淀用pH=5.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铅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盐酸用量为40 mL,50%硫酸用量为2滴时可以消除钡对铅测定的干扰,样品分解后硫酸铅沉淀20 min即可分离测定。本法的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方法精密度为0.1%~0.8%。方法中沉淀放置时间只有20 min,与国家标准方法和其他方法的沉淀放置时间(4 h或过夜)相比较,缩短了样品处理流程,满足了矿山企业选冶生产现场样品的快速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3.
针对中国亲煤(煤系)砂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以不同氧化程度的低煤级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煤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煤对铀酰离子(UO22+)的吸附作用受煤氧化程度、煤种、溶液pH值、环境温度和铀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影响.脱附实验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煤中活性官能团与铀酰离子发生了明显的化学吸附/络合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亲煤型砂岩铀矿的成矿过程,为揭示煤与铀矿共伴生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4.
陈小金 《矿产与地质》2003,17(6):723-724
在1.1~1.3mol/L盐酸酸度和加热条件下,锆英粉中锆(铪)氧离子与EDTA形成无色稳定络合物,在同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调节PH值,用醋酸锌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实现二氧化锆和三氧化二铝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55.
钼矿石中钙镁的快速连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灏宇 《地质实验室》1997,13(4):255-257
在一定酸度条件下,钼矿石中钼用铅盐分离,过量铅和干扰元素用铜试剂沉淀于过滤后的同一溶液中进行钙镁的快速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56.
稀土元素在热液中的迁移与沉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全球稀土资源需求不断上涨,此外稀土元素作为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等有关地球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深受地球科学界的重视。而热水溶液体系中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及分馏机制等相关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对于理解稀土成矿作用、稀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微量元素示踪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稀土元素在热液体系中迁移、沉淀以及轻、重稀土分馏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不同稀土络合物的稳定性、溶解度以及搬运稀土元素的能干性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稀土元素在热液中迁移与沉淀"研究中仍需完善及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7.
张凯  张凤君 《世界地质》1999,18(3):96-99
运用273A电化学系统确定了偏最小二乘计极 法同时测定La、Ce、Pr、Nd、Sm、Eu分量的最佳体系为:0.08mL的XO、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6mL。6种轻稀土在1.0*10^-7-8.0*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每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1.4*10^-8mol/L。6种轻稀土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7%-12.8%。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基于离心超滤技术的近岸海水中络合态铁(Fe)粒径分级方法。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海水样品,分别用不同孔径(3 k Da、10 k Da、30 k Da、100 k Da)的超滤膜离心超滤并脱盐。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化合物富集于相应孔径的超滤膜上,以酸溶液提取出Fe,用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检测限为0.10μg·L-1,线性范围0.25~10μg·L-1,4组不同孔径超滤膜测定同一份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4%~10.3%。本方法成功应用于福建九龙江口至厦门西海域水样的测定,结果显示各分子量范围内的络合态Fe含量随盐度增高而降低,且呈非保守分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9.
矿样以硝酸溶解,用硝酸锶共沉淀铅,将沉淀溶于热稀硝酸溶液中,在pH值为5.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液介质中,以二甲酚橙-次甲基蓝为复合指示剂,EDTA滴定铅。本方法适用于铅精矿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60.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和醋酸混合底液(pH5.0)中,钍与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形成电活性络合物,在单扫描极谱仪上于-0.60V(vs.SCE)产生一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其二阶导数峰高与钍的浓度在3.0×10-8~3.0×10-6mol/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8mol/L。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该络合物的摩尔比为nTh(Ⅳ)∶nALC=1∶1,并探讨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方法用于矿石和粘土中痕量钍的测定,RSD(n=5)<4%,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101.5%~1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