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8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421篇
大气科学   415篇
地球物理   986篇
地质学   1334篇
海洋学   569篇
天文学   179篇
综合类   491篇
自然地理   3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洋工程场址地震动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2.
993.
中国及邻区现代地块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汉争 《地震地质》1990,12(4):319-331
本文利用板块几何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及邻区地块间的相对运动,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地块运动的角速度及边界断层的滑动速率。计算结果与活断层数据相当吻合,本文还利用地块运动速度讨论了我国现代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994.
贵州太康运动的地层学效应:兼论“黔中古陆”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康运动是发生在中奥陶世末期的一次全球规模的地壳运动,相应地在贵州又称为都匀运动。由此而形成的贵州南部的早、中奥陶世及志留纪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以及不整合面上、下的古地质特征是太康运动在贵州的主要地层学效应。 太康运动使中奥陶世以前的北东—南西向的古地理构局转变为南北向的格局。由于太康运动形成的地壳抬升,使榕江—天柱一带隆起成江南古陆,黔中地区的修文—瓮安一带隆起形成黔中古陆。 本文以太康运动的地层学效应为基础,着重讨论了黔中古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从区域构造角度论述了剪切运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讨论了开、合、剪三种运动的辩证关系.剪切运动在区域构造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转换断层协调大洋板块的扩张与俯冲;走滑断裂协调大陆盆地形成、造山带演化和地体运移;韧性剪切协调深部构造变形,并将地表构造和深部构造结合起来.开、合、剪处于同一运动系统中,其中开合是一对主要矛盾,剪切是桥梁与纽带;开、合往往导致突变与质变,剪切经常表现为渐变与量变.开、合、剪的辩证关系体现其运动的整体性、层次性、旋回性、互补性、共生性和互为因果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6.
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岩石工程破坏过程稳定性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岩石力学系统及其运动稳定性的概念,分析了岩石力学系统的特点和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所要研究的内容,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现状,提出在今后的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要从系统运动的角度考虑,对各类稳定性问题可采用统一的研究思路,并对岩石力学系统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杨阳  李瑞雪  高伟利  等 《江苏地质》2016,40(4):631-639
花垣—茶洞断裂带位于湖南西部,为松桃—大庸深断裂的分支,是松桃—大庸断裂北段的一部分。通过对断裂带两侧的野外基础特征、节理发育处的测量统计、擦痕与共轭节理的应力分析以及断裂带两侧的深部钻孔勘探揭露,得出花垣—茶洞断裂带的活动至少有2个期次:一期为北东向南西向的左行剪切走滑;另一期为断裂带北侧的地层下滑,下滑距离约为550~700 m。  相似文献   
998.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富宁地区的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和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别确定了卡林型金矿床和基性岩的年龄。研究表明,矿床中与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共生的热液蚀变成因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3±1.9Ma,该区晚期基性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215±5Ma,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式: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在印支运动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形成了富宁地区215±5Ma的基性岩。者桑金矿床分布区的深部可能存在该时期的隐伏岩体,深部岩浆活动驱动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的流体浸出地层中的金、砷和锑等成矿元素形成了者桑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水平集分割与变分光流的运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将光流能量函数与水平集分割能量函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运动分割能量函数,并采用变分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无人机序列影像对该运动分割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运动位移过大时,既能准确地估计出运动矢量,又能精确地分割出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000.
在分析运动目标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运动目标的可视化表达方法。针对传统可视化技术在表达运动目标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可视化实现技术——基于显示模型技术的运动目标可视化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