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03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温度对匙吻鲟胚胎与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下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胚胎与仔鱼发育。结果表明,26℃时,匙吻鲟胚胎发育到大卵黄栓期全部死亡;在15~24℃范围内,胚胎均可孵化出膜,孵化时间与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2℃,最佳温度为20℃,生物学零度为12.30℃。卵黄囊期仔鱼历时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6~22℃范围内,温度对卵黄囊期仔鱼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22~24℃影响不显著(P<0.05)。在22~26℃范围内,仔鱼生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低,且畸形率极显著地高于16~20℃(P<0.01)。匙吻鲟仔鱼早期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0℃,温度过高是造成仔鱼畸形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2.
黄姑鱼胚胎发育及其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度和盐度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胚胎发育的影响,作者观察了黄姑鱼受精卵的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18~28℃范围内,温度对孵化时间和初孵仔鱼有显著影响,对孵化率影响不大,24~28℃是黄姑鱼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盐度低于24时受精卵下沉,26~28内悬浮于水体中,盐度高于34时受精卵浮于水面;黄姑鱼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26~32,盐度超过或低于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者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另外,根据其Q10值推算的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与实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模式生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的胚胎发育特征,作者培育30日龄的海水青鳉,收集自然受精卵,在水温26~28℃、盐度27~28条件下,静水孵化。利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青鳉受精卵为圆球形端黄卵,多油球,沉性,卵膜上具有绒毛膜和纤维丝。和多数硬骨相似,胚胎发育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7个期:胚盘形成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器官形成期、肌肉效应期和孵化期。并发现海水青鳉胚胎发育有其特征:早期分裂具有不规则现象;仔鱼以尾部破膜先出的方式孵化;柯氏囊出现在原口关闭前,少数个体具有两个柯氏囊。  相似文献   
74.
分别配置盐度为13、18、23、28、33、38和43的海水, (23±0.5)℃温度条件下孵化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卵, 并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拟目乌贼胚胎在盐度为28时发育最佳, 孵化历期为28—30天, 胚胎发育经过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芽原基形成期、胚体形成期、漏斗形成期、眼点形成期、红眼期、心跳出现期、内壳发生期、色素形成期、墨囊形成期、黑眼期、内壳形成期和幼体出膜期等16个典型时期。盐度为13、18、38和43时, 发育停滞, 说明海水盐度是拟目乌贼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5.
通过人工模拟自然环境,饲养毕加索小丑鱼直至性成熟,观察其繁殖习性及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毕加索小丑鱼的胚胎发育主要经历受精卵期→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化期等.毕加索小丑鱼每次产卵量为300~600粒左右,黏性卵,成片附着于瓦盆上,种鱼具有明显的护卵行为.受精卵为橘黄色,长椭圆形,长径2.2±0.1 mm,短径0.92±0.10 mm.在26±1℃水温条件下,毕加索小丑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大约需要217 h左右.  相似文献   
76.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皓  罗杰  刘楚吾 《海洋通报》2015,34(3):252-259
通过显微直接观察法对红鳍笛鲷胚胎发生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红鳍笛鲷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资料。红鳍笛鲷胚胎的形态发生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等6个阶段,24个时期。红鳍笛鲷受精卵为浮性卵,透明而呈圆球形,内有一大油球,在水温28℃、海水盐度32.2的条件下,受精后15 min原生质隆起形成胚盘;受精后30 min进行第1次卵裂,为盘状卵裂;受精后3 h,胚胎进入高囊胚期;受精后6 h 27 min,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9 h 36 min形成神经板,继而神经板前端分化出前脑泡、中脑泡和后脑泡;脑泡分化后,视囊、听囊、晶状体等相继形成;受精后15 h 32 min尾芽形成;受精后约20 h,仔鱼出膜。其发育过程与黄鲷、金头鲷、点带石斑等其他海水鱼相似。  相似文献   
77.
点带石斑鱼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陈国华  张本 《海洋与湖沼》2001,32(4):428-435
采用经埋植外源激光法诱导所得的点带石斑鱼功能性雄鱼和人工养殖的雌鱼进行亲鱼培育、产卵和孵化的试验研究,在1999-2000年的两年中,繁殖仔鱼7103万尾,结果表明,雌鱼的绝对生死力为535.01万粒卵,相对生殖力为810.21粒/g体重,水泥池中培育的点带石斑鱼能自然产卵与水温相关,水温高于24℃时,产卵呈一定的周期性,即连续产卵5-7天,停产数天后再开始下一个产卵周期;水温低于24℃时,产卵受到抑制,水温对胚胎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水温25.5-28.5℃胚胎发育时间为21h53min,仔鱼活力好,盐度为30-33时,胚胎发育正常盐度降低造成孵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78.
温盐度对波部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本文采用突变和渐变两种方法分别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波部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由渐变实验获得的胚胎发育温、盐度范围均相应地比突变实验的结果宽;波部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应的盐度范围比较宽,需要的温度比较高,通常在200℃以上;在适宜范围内,胚胎发育速度随着温度或盐度的升高而加快,低温、低盐是限制胚胎发育速度的主要因素,然而高温、高盐也会使胚胎发育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79.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浙江引种养殖的硬壳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发育、幼虫和稚贝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养殖的硬壳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19.0-28.2℃,可大批产卵二次;肥满度最高为7.11%(6月份),最低为3.68%(1月份);水温20-22℃时,D形幼虫孵出时间约为20h,浮游幼虫经9-10天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10-11天发育变态为稚贝.研究还发现,硬壳蛤的精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牛角形或较直的长三角形,与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精子形态明显不同.文中还讨论了性腺发育与积温的关系,指出性腺发育成熟的积温和有效积温大约为1800℃和600℃.  相似文献   
80.
不同盐度对多刺裸腹溞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人工催产、自然受精获得的鲂受精卵为材料,用胰蛋白酶脱去卵膜,将裸卵置于Holtfreter氏液和曝气的蒸馏水中培育,在解剖镜下仔细观察鲂的胚胎发育特征,并将其胚胎发育划分为8个阶段,29个时期,旨在为鲂的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