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胶东郭城地区脉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构造背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胶东海阳郭城地区高密度、高频率产出多种脉岩类岩石,主要包括辉绿岩(βμ)、煌斑岩(χ)、闪长岩(δ)、闪长玢岩(δμ)、花岗斑岩(νπ)、正长斑岩(ξπ)等,且脉岩与金矿密切伴生。为了探讨该区脉岩的成因、源区性质及成岩构造背景,本文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脉岩总体属于钾质钙碱性系列,高Mg、Fe、Al,低Ti,来自深部同一岩浆源区,富集LILE和LREE,相对亏损HFSE,为弥散状角闪石相橄榄岩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作用(9.52%)的产物。成岩过程中岩浆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等暗色矿物以及少量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侵位过程中没有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脉岩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同时具有大陆弧钙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在构造背景上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华北地块岩石圈的区域性伸展—减薄机制有关,可能与郯庐断裂带在该时期的左行走滑引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2.
遵循科技发展需求,响应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以研究胶东金矿集中分布区地壳深部结构为目的,开展了高精度反射地震、大地电磁测深、高精度重力等综合物探剖面测量;在焦家成矿带深部实施了3000m深钻,进行了深部成矿带的验证。以上工作在深部资源勘查、深部探测技术方面获得了众多的成果;在成矿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3.
GIS支持下的证据权法在胶东金矿集中区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综合分析胶东矿集区各成矿异常信息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证据权法对胶东金矿集区的各种控矿异常进行深入分析,共提取构造、地层、岩浆岩(岩脉)、重磁等13种证据权因子,按照1km×1km的网格,借助GIS共将该矿集区划分为9346个有效网格,按照后验概率将其划分了4级(其中Ⅰ级为0.667~1;Ⅱ级为0.405~0.667;Ⅲ级为0.200~0.405;IV级为0~0.200),并将Ⅲ级以上定为找矿有利靶区。为胶东矿集区的下一轮成矿预测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4.
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控岩控矿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胶东构造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划分,指出胶东中生代主要发育新华夏体系和华夏式构造系,而纬向构造体系,即EW向构造不发育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胶东金矿集中区构造控制矿带、矿床、矿脉、地球化学分布和物理化学条件等不同层次特征加以分析,提出的胶东金矿成矿期构造具有多层次控矿特点,新华夏系NEE向(泰山式)伴生构造控制胶东区域金矿带的展布;新华夏系NNE向区域剪切带控制金矿田产生部位;构造带断裂性质控制金矿矿床类别;构造断裂带的产状控制矿床矿体的倾伏侧伏规律;剪切构造两盘的运移特点和断裂组合形式控制矿脉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形岩相带控制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控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认识。  相似文献   
175.
招平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上已发现多个特大型、大型、中型金矿床,金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该文对招平断裂带中段深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成矿元素异常组合为Au,Ag,Cu,Pb,Zn,As,Sb,Bi,B,Hg,Mo,As,Sb,Hg为头晕指示元素;W,Bi,Mo,Sn为尾晕指示元素;近矿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据此建立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确定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为深部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6.
177.
摘要:胶东绿岩型金矿分布在绿岩带中,容矿围岩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等。控矿构造为NWW向脆韧性断裂带,带内岩石含金平均高达588×10-9,矿体轴向组分分带自上而下为:AsZnSbPb—BiAuAgCu—SnCoNiMo序列;由矿体到围岩水平组分分带表现为对称分布:CuAs—Bi—AuAgPbZn—Bi—AsCu。并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对胶东绿岩型金矿找矿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8.
西涝口金矿是胶莱盆地北东缘新近取得找矿突破的蚀变岩型金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荆山群与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前期在其深部新发现的角闪辉长岩脉中,通过人工重砂分选,获得了自然金。为探索其与金成矿的关系,文章对其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属钾玄岩岩石系列,全碱、Ba、Sr、轻稀土元素含量高,Rb、P和重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无铕异常或有轻微的正铕异常,明显亏损Nb、Zr、Hf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与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与重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富闪深成岩。锆石Hf同位素结果显示,其岩浆锆石的εHft)为-14.0~-11.8,暗示其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或存在源区混染的可能性。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辉长岩年龄为(108.4±2.2)Ma,属早白垩世晚期,明显晚于郭家岭、伟德山序列岩体。综上,笔者认为西涝口金矿角闪辉长岩形成于俯冲板片脱水而导致上覆地幔楔部分熔融,其成因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所形成的火山弧有关,其与该区金成矿过程密切相关,极有可能在成矿过程中直接提供了金的来源。西涝口金矿的形成时代应当在110 Ma左右,胶东东部应该存在110 Ma的金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179.
胶东地区主要金矿类型可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2个大类。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以下关系:矿床具有水平分带,即沿成矿的主构造带以蚀变岩型为主,远离主构造带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具有垂直分带,即上有石英脉型金矿,下有蚀变岩型金矿,走向上的分带,即矿体的一段为石英脉型金矿,另一段为蚀变岩型金矿或以复合关系产出。上述认识可用于指导金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0.
栖霞市西沟地区金矿脉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围岩主要是印支期文登超单元阜山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是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该区处于NE向陡崖一台前断裂成矿带西侧,NNE,NE向次一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强烈,是有利的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金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