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测绘学   270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555篇
地质学   1980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393篇
自然地理   73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金刚石中分子氢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中分子氢的定向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垂直于(100),(110)和(111)三个方向上所测得分子氢的浓度是不相同的,且不同样品中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即分子氢在金刚石中的定向性不明显;MNDO法计算结果显示分子氢在金刚石中的稳定程度大小关系依次为沿〈111〉定向的键心与反键心组合(a.b+b.c)〉六角体空隙(H)〉四面体空隙(T1)〉菱形中心(C1=C2)〉四面体空隙(T2).  相似文献   
82.
对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新老国标和上海标准对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认为在上海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更适合。  相似文献   
83.
地中蒸渗计水分运移机理及其监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柱  杨晓俊  杜琦 《水文》2003,23(5):10-12,37
对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水分运移机理存在的差异及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在水位动态、水分存储、水分运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利用地中蒸渗计监测的潜水蒸发量、降雨入渗补给量与自然潜水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随着潜水埋深的变化而变化,潜水埋深越浅,误差越大,潜水埋深越深,误差越小。特别对于潜水埋深小于1.5m的地中蒸渗计,使用其资料时一定要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如果直接引用,将会给计算成果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84.
S8滑坡体后壁出露有新鲜滑动面,两侧呈双沟同源,坡体出现大量裂缝,前缘缓慢推移等,充分说明该滑坡体正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原因是:季节性洪水侵蚀滑坡体,前缘出现了临空面,使前缘支撑作用减弱;滑坡体内裂隙发育,裂隙水动力作用使滑动面抗滑能力降低;邻近采煤区造成的采动裂隙增加了水动力作用。该滑坡体裂隙丰富,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滑坡体边缘不断垮塌造成水土流失,沉积物淤塞下游河谷。防治措施有:在滑坡体后壁修筑排水沟,关闭邻近小煤窑,在前缘冲沟里构筑堡坎以减小水侵蚀作用;在冲沟里构筑拦砂埂,抬高沟底阻止切向侵蚀,以稳定滑坡体前缘。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沉积厚度与时问平方根和沉积厚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底面不排水时沉积过程中固结的Gibson理论解答以及不考虑沉积时固结作用、底面不排水时沉积后自重固结的Terzaphi理论解答,据此分析了上述两种沉积模式不同沉积速率时目前仍处于沉积过程的土层的固结状态,求算出了停止沉积后土层固结所需的最长时问,指出业已停止沉积数百年以上的土层一般不应处于欠固结状态。  相似文献   
86.
金属腐蚀探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守本 《铀矿地质》2003,19(2):114-118
本阐述了金属腐蚀的危害性和金属管道腐蚀探测的迫切性,并介绍了几种具有探测腐蚀功能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87.
地面上的矿物或污染物元素主要是随水系而运移的。因此,利用自然水系网信息来定量分析元素沿水系的迁移、分散,对于地质找矿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应用主概率权模拟模型产生自然水系网的基础上,提出了元素在水系网中运移的计算方法,结合所模拟出的水系网,具体分析了元素在其中的迁移、扩散情况,给出了正问题和反问题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正、反问题的求解具有一致性,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自然电场形成的原理及在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根据氧化带与还原带的自然电位变化特征,利用自然电场法可以确定盆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由此推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大体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89.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从地壳运动与应变的角度给出了活动地块的定义,根据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最近几年GPS观测得到的由1598个GPS站速度组成的统一速度场,估计了各个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参数,分析了各个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中国大陆各地块存在一致的向东运动分量,但其南北分量是不一致的。西部地块存在一致的向北运动分量,东部地块存在一致的向南运动分量。在90°E以东,从喜马拉雅地块向NE方向,各地块的运动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各地块的运动速率是不相同的。从总体上看是西部大、东部小,南部大、北部小,西部大约是东部的3~4倍。各地块主压应变方向的空间分布是不相同的。在90°E以西各地块的主应变方向基本上为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各地块的主压应变方向基本为NE向,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各地块的主压应变方向绕喜马拉雅构造东端顺时针方向旋转。各地块的主应变与剪应变率也是不同的,其中喜马拉雅、天山地块的主压和最大剪应变率最高,其次是拉萨、羌塘、滇西南、祁连与川滇地块。东部各地块的应变率较小。根据应变状态推测,喜马拉雅地块南北向的缩短速率为(15.2±1.5)mm/a,仍然是现今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其次是天山地块,天山地块南北向的缩短速率为(10.1±0.9)mm/a。这两个地块目前仍处于隆升状态,从面应变看,面膨胀在中国大陆占优势,东部基本都是膨胀区,在西部面压缩与面膨胀从南向北相间分布。中国大陆的大多数东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两侧的相对运动都是左旋或类似左旋走滑型的,大多数南北向断裂两侧的相对运动都是右旋或类似右旋走滑型的。GPS测定的阿尔金断裂中部的左旋走滑速为(4.8±1.3)mm/a,鲜水河断裂的左旋走滑速为(9.8±2.2)mm/a。地块边界断裂带的运动为地块运动创造了条件,地块及其边界的运动是协调一致的统一的,各个地块的活动程度是不相同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显著的与非常显著的,这证明活动地块是客观存在的,喜马拉雅、拉萨、天山、羌塘和滇西南是活动最强烈的地块,中蒙、中朝西、阿拉善和华南是较稳定的地块,印度、太平洋、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互相作用力是中国大陆地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在印度板块NNE向的强烈推挤下,向NNE和NE方向运动,由于受到北部、东北部和东部地块的阻挡,经高原的东南部向印度洋方向运移,  相似文献   
90.
兰州地区冬季非尘暴降尘通量初步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黄土高原上冬季非尘暴条件下的大气粉尘,主要由来自黄土物源区的远源粉尘和黄土高原本身的近源粉尘共同组成。它们各自的贡献如何,以往的研究均未做过明确的讨论。由于前者的浓度及其相应的降尘通量在较小空间内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而后者则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可以通过对某个小区域内不同地点降尘通量的比较和分析来推断其贡献的大小。若各点的通量均很接近,则当地的大气粉尘应以远源输入为主,而来源于本地的近源粉尘贡献很小,或者近源的大气粉尘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是很均匀的;若各点的通量相差悬殊,则表明本地来源的粉尘对总降尘通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由各观测点中的最小降尘通量还可以近似了解远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