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海洋世界》2009,(2):8-8
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还能做些什么呢?专家说.人类需要种植合适的农作物。与自然界的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因此起到了为地球降温的作用。另外,相同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对太阳光有不同的反射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如果选择种植那些对阳光反射率较大的农作物品种,那么在夏季的生长期内,  相似文献   
62.
《海洋世界》2010,(10):8-8
最近有不少关于重新发现已经“灭绝”的生物物种的报道,此类消息令人欢喜也令人忧。 长期被认作是已经灭绝的生物重见天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科学价值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在庆幸人类暂时又多了一位朋友之余,也不得不让人担忧其能否继续在今天严重的气候和环境问题面前,保持正常的种族延续。或者,极其稀缺的数量只是这些生物走向末路的先兆。  相似文献   
63.
黄金杂谈     
众所周知,成语“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比喻时间极宝贵,同时也反衬了黄金之珍贵。金、银以及铂族元素合称贵金属,在自然界不仅稀少,而且分散。然而,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少数几种金属之一。在我国,金的发现晚于铜而早于银,最初见于新石器后期,至今已历4000年。  相似文献   
64.
65.
廖芳 《地理教学》2014,(13):21-23
一、背景依据1.借鉴专家的经验之谈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和教师眼下所处的地方是应当作为出发点和拓展思维视野的一点。"[1]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知识也应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通过紧密联系学生所在区域的乡土地理案例,组织学生学习,并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是专家学者对教育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6.
杨益芳 《地理教学》2014,(9):33-34,23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不仅是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问题驱动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问题创设情境,用问题引导思考,用问题促进探究。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问题驱动三步法"是新授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特点。其基本流程是:  相似文献   
67.
石中之梅     
正梅花,是蔷薇科梅亚属的植物,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红、粉、白、绿等多种颜色。在自然界中,名贵的花,只在万物复苏之后尽情怒放,唯独梅花一枝独秀,盛开在隆冬季节。红色梅花艳丽、璀璨;粉色梅花温柔、奔放;白色梅花纯洁、如雪;绿色梅花含情、透亮。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中华民国时期被尊称为国花,因此总有浪漫的想象与精妙  相似文献   
68.
摄影感悟:爱生活、爱摄影。捕捉自然界的瞬间百态.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对生命的执着和追求.大自然将成为我—生的眷恋。  相似文献   
69.
雷电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之一,春夏季是雷暴活动频繁期。原因是近地面空气受热变轻而上升,上升气流中的水分在对流层遇冷凝结形成积云,积云中大量的水滴、冰晶及尘埃等在运动中产生正负电荷,当带正电荷的积云和带负电荷的积云聚集到一定量时,形成较大的正负电位差,差达到一定限度时,便冲破空气的绝缘层形成云间放电,而进发出强烈的电弧光,这就是闪电。出现闪电时由于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迅速膨胀且电离水汽产生氢氧剧烈燃烧,产生强烈的爆炸声即雷暴。  相似文献   
70.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郑度 《地理研究》2005,24(2):161-168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重挑战。当前要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以全球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才有较大的安全性和包容性。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