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260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主要针对用于赤监测的一种光谱测仪器-海水灌类和悬浮物浓度测度仪,介绍相关的设计原理与相关的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122.
海洋古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 ,随着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海洋生态学研究取得了若干重大突破 ,并导致了一系列新认识、新发现 ,正在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发展 ,并影响着相关学科的发展。海洋超微型生物生态学就是一个十分活跃、正在崛起的新领域。Waterbury在1979年发现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Chisholm在1988年发现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大大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海洋初级生产者结构的认识。而90年代海洋浮游古菌的发现与确认改写了早期认为古菌只存在于极端环境的论断 ,并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23.
南沙群岛微型与超微型真核藻类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了南沙海域5号采样点附近海域的微型、超微型真核藻类18S rDNA库,采用RFLP和基因测序的手段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南沙海域的微型、超微型藻类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而且尚有大量未获培养的、分类位置未知的物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4.
杭州西湖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对西湖浮游藻类所作的周年调查资料,就西湖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了研究。在20个测站260余号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92属229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种类为水华束丝藻、螺纽鞘丝藻、大螺旋藻、铜绿微囊藻、弯曲尖头藻、微小平裂藻、球胞鱼腥藻、克罗脆杆藻、连结脆杆藻和颗粒直链藻。西湖浮游藻类年均值为614×10~5个/升,并且以蓝藻占绝对优势,绿藻、硅藻次之。浮游藻类密度与透明度的(?)变化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介绍了海索面的采集和对海索面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6.
悬浮泥沙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长江下游镇扬段的牛轭湖—内江的泥沙、水质、光强、藻类等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内江悬浮泥沙对水下光强的衰减规律以及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江水体中存在80%以上的粒径小于75μm的微细悬浮颗粒,其中不易沉降的粘土颗粒占到20%~50%左右,枯水期平均含量为40 mg/L,丰水期平均含量为70 mg/L,而藻细胞生物总量基本都在100万个/L以内,其中绿藻、硅藻为优势种。数据分析表明:泥沙对水下光强的衰减遵循指数函数衰减规律,光衰减系数与泥沙含量呈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内江的优势种绿藻、硅藻的生物量与泥沙含量呈显著的指数相关。认为,泥沙通过衰减光强间接地抑制藻类繁殖,这一抑制作用可以由泥沙含量和藻细胞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127.
王书香  王莉  张绍辉 《新疆地质》2001,19(3):231-234
作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之一,未熟-低熟油研究已引起人们重视。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条件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未熟-低熟源岩层的烃源岩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的特点,同时不同的沉积背景和湖盆类型,决定了其有机质的生源构成,既具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其生烃特征和生成产物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8.
磷块岩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震旦纪、寒武纪磷块岩矿床的研究表明,参与成磷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菌、藻类微生物。生物作用的标志表现为:P2O5主要富集在叠层石磷块岩中,富集在叠层石的柱体上,富集在柱体内部的富藻纹层中;而与磷块岩共生的白云石和黄铁矿的δ13C值和δ34S值相对均较低,则是生物参与成磷作用的同位素标志特点。生物的成磷作用贯穿成磷过程的始终,但它随作用的相带、环境和阶段不同,生物的种属和作用方式也不同,因而矿石和矿床的质量也随之而异。  相似文献   
129.
胶南地区五莲群中管孔藻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达  程立人 《中国区域地质》1995,(4):379-384,T001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