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69篇
大气科学   136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8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杨斌 《地理教学》2006,(5):15-17
众所周知,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具有科的属性,同时也具有理科的属性。但是长期以来,中学地理一直被视为科,使中学地理不能以其本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中学地理课程中开设地理实践活动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也涉及到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教学观念与地理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张桂兰 《地理教学》2006,(7):19-20,4
教学地图是应教学需要而诞生,它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目的,与教材、课堂、教师、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地图的发展是伴随着教学改革而逐步发展完善的。课程教材的变革与地理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变化,随之带来教材体系的深刻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得教学地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中国地图出版社教学地图就是在历次课程改革中为适应地理教学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试点之中。21世纪之初的本次课程改革借鉴了日本、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做法,教材建设、发行机制由“一纲一本”向“一纲多本”(一个课程标准下多种教材版本)的模式转变。从2001年、2004年颁布义务阶段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开始,到2006年9月,我国初中地理教材先后有7个版本在全国试用,高中地理教材也有4个版本在10个省区试用。这种模式在使用几年来,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通过对日本近年来来教材建设与使用状况的评介,反思我国新课程教材的发行与研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06,(10):15-17
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同时,生活知识还能给学生以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而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中发掘素材与本知识的融通之处,让课堂重返生活世界,使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和谐统一。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对课程生活化的理解有偏差,致使“生活化”出现走样、变形和失真。这不仅无助于学生依托生活体验来理解本知识,还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学生资源 教学游刃有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定 《地理教学》2006,(9):42-4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强调学生、教材、教师等都是教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李桦 《地理教学》2006,(12):25-27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教学基本功好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主要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入、如何过渡、如何掀起高潮、如何画龙点睛做小结。这种评价理念关注的是教师能否酣畅淋漓地表演完自己预设的“课本剧”,关注的是以师为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毫无疑问,这不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好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18.
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下测量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斌  吴萱  杨松林 《测绘通报》2005,(12):62-63
针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大专业、多方向、复合型、开放型"本科生的教育模式,介绍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同时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详细介绍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下测量学课程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外卫星应用的现状、社会需求及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提出了对我校设置卫星应用专业及其定位的若干建议,说明了设置该专业的必要性、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测绘工程专业《地图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俊  李明峰  蒋辉 《现代测绘》2005,28(3):47-48
基于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介绍测绘工程专业地图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以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