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1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848篇
测绘学   509篇
大气科学   1430篇
地球物理   645篇
地质学   1001篇
海洋学   798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地理   68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991.
基于小波变换的稳定性函数来研究尺度进制的算法。用母波的频谱函数来构造出尺度进制为任意进制时的稳定性函数,根据稳定性函数计算小波框架的边界、紧致度和收敛因子,最后由框架参数值进一步计算得到尺度进制范围。结果表明,此范围有效地缓解了小波变换的稳定性和冗余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2.
利用黄河源区玛曲观测站2016年涡动相关系统和微气象梯度塔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寒草地 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夜间地表各通量值很小,净辐射和感热通量为负值,潜热通量的值较小但始终为正。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和地表加热作用各通量迅速增大,在14时左右达到峰值。暖季(6—8月)夜间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H/Rn)高于感潜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LE/Rn),日出后LE/Rn开始升高而H/Rn减小,日间LE/Rn大于H/Rn。冷季(12月—次年2月)H/Rn始终大于LE/Rn,感热通量在冷季的能量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暖季LE/Rn、H/Rn均随土壤温度升高而升高。冷季H/Rn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二次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当温度小于-7 ℃时H/Rn降低,大于-6 ℃时H/Rn增大。暖季H/Rn随着土壤湿度增大先降低后升高,LE/Rn先升高后降低。在0—1.5 kPa,暖季饱和水汽压差与LE/Rn、H/Rn均呈线性关系,并随着饱和水汽压差增大,LE/Rn增大而H/Rn减小;1.5 kPa之后,LE/Rn、H/Rn变化特征均保持其原有趋势。  相似文献   
993.
994.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了MS6.6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基础设施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诱发了一系列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对此次地震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布与主要特点进行概括。利用边坡地质灾害数量和面积发育率两个统计指标,对受灾最为严重的岷县灾区的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地质、地震因子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地质灾害隐患在高程为2200~2800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0~15缓坡内分布最多,坡向为S、SW和W的斜坡在地震作用下易诱发地质灾害,坡位为中坡的边坡内分布地质灾害数量最多; (2)软弱岩层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内泥盆系和二叠系板岩、灰岩岩组内分布近50%的地质灾害,面积发育率最大的则为新近系中厚层软弱泥岩、砂岩岩组。地质灾害主要沿发震断裂通过或距离较近的地方成片集中分布,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距离发震断裂20km以内的范围内; (3)震中距和PGA与地质灾害数量对应关系不明显,但是面积发育率整体趋势是随着震中距增加而减小,随着PGA增大而增加;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随烈度增大而增强; (4)越靠近公路和河流,地质灾害越易发生,集中分布区间分别为距公路0~800m和距河流0~600m。  相似文献   
995.
《地学前缘》2013,(6):47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国际引证报告(2012)》暨"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发布会于2012年12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从中国3533种科技期刊中选出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175种(TOP 5%),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175种(TOP 5%~10%)。  相似文献   
996.
《地学前缘》2013,(4):45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国际引证报告(2012)》暨"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发布会于2012年12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发布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从中国3533种科技期刊中选出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175种(TOP 5%),国  相似文献   
997.
在利用对流参数建立湖北省雷电潜势预报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在改进雷电潜势预报中的应用价值,继而修正对流参数及其阈值区间,由此建立一种可通过后续参数订正实现的雷电短期潜势预报方法。首先对2013年4月29日一次西南涡东移造成的雷电过程中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继而通过比较基于单一数值模式和微波辐射计资料计算的不稳定参数与雷电活动的相关性后发现,85%以上的雷电样本活跃在K指数≥33 ℃、T850-500≥23 ℃、A指数≥10 ℃和ΔTd850≤3 ℃等指数范围内,而微波辐射计资料计算的6个不稳定指数显示,与雷电密集区对应的指数中,和雷电相关性较高的K指数、T850-500、A指数分别为35 ℃、25 ℃和12 ℃,使用两种阈值分别对雷电潜势预报方程中的预报因子进行0,1化。个例检验效果表明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改进雷电潜势预报落区和概率方面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台风内部的中尺度波动与多边形眼墙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小波变换分析了1948~2003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振荡特征,并研究了Lanczos滤波器滤出的不同时间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与SODA资料提供的海洋热力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准4年的年际变化、约9年周期的十年际变化和38年左右周期的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最强,年代际变化最弱。不同尺度上的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与海洋热力条件的显著相关区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化主要与近赤道地区的热带海洋变化有关,相关关系呈准2年变化。若前一年秋冬季节的赤道东印度洋、赤道西太平洋出现海温和温跃层深度正异常和赤道西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海温和温跃层深度负异常时,对应于当年的年际尺度上的南海夏季风加强;反之则减弱。南海夏季风强度与后期海温的对应关系为:南海夏季风加强,秋季时,南海周边海区和澳大利亚东部海区海温显著负相关;冬季时,热带西印度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大西洋海温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代变化受PDO的调制。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即与全球变暖有关,也与PDO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高速公路路面干湿状态判别及积水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公路路面积水(积雪)过程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及其气象因子的影响,以江苏省金坛试验基地试验路段的道路气象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数据,利用改进的Sass道路积水物理模型对3次降雨(雪)过程中的道路积水量进行模拟,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分级和与仪器记录、人工观测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模拟路面状况的准确性,并探讨了气象因子对路面积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改进的Sass模型可用于对道路干湿状况的模拟,且准确性较高,可推广到高速公路路面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报;(2) 排水过程中,径流和蒸发在不同时期对排水量的贡献率差异较大,从总量上讲,径流对排水起了主要作用;(3) 气象因子对道路积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量直接影响道路积水,而其他气象因子则通过对蒸发量的影响来间接影响积水量。   相似文献   
1000.
综合优势相似法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优势相似法是建立在相似因子群的多项相似与动态相似基础之上的,因此更能反映大气天气过程的实际演变,其预测趋势可最接近天气气候实况。综合优势相似法中相似和不相似这两个预报时段的气象序列的对比分析和严格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相似和不相似两者呈显著差别,才能认定相似有效,以相当高的可信度保证了预报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综合优势相似法操作简便,在2002年濮阳和2004年郑州汛期降水趋势预报中效果良好,可作为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