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61.
气候变化将导致能源需求的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住房的改善,以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1996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7%,2002年则上升到了12.2%。  相似文献   
62.
63.
利用一个海气耦合模式对台风Krovanh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中尺度大气模式MM5和区域海洋模式POM构造了中尺度海气耦合模式, 模拟了Krovanh (0312) 台风过程中台风-海洋相互作用, 分析了台风引起的海面降温影响台风强度的机制和海洋对台风响应的特征。试验结果显示: 考虑台风引起的海面降温使台风强度模拟有了较大改进, 模拟的台风中心气压和近中心最大风速均与实况较符合。POM模拟的海表面温度与TRMM/TMI观测的海表面温度也较为一致, 台风Krovanh在其路径右侧95 km处引起较大的海面降温, 最大降温幅度达5.8℃。与海表面温度降低相对应的是混合层深度的增加, 较大的海面降温对应较大的混合层加深, 表明大风夹卷在海表面温度的降低中起主要作用。分析表明, 台风引起的海面降温降低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 特别是在台风内核区, 平均总热通量减少了32.1%。热通量的减少使得湿静力能及湿静力能径向梯度减小, 削弱了台风强度。  相似文献   
64.
U型块石路基结构对多年冻土的降温作用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对比北麓河试验段U型块石路基结构和普通路基下部土体温度监测研究,U型块石路基显著地抬升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具有较强的降低多年冻土温度的作用.2005—2007年间,U型块石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平均抬升幅度达0.9~1.4 m.路基中心下部0.5 m深土体温度降温幅度达1.13℃,原天然上限附近土体温度降温达1.28℃,5 m深的多年冻土降温幅度达0.77℃,且U型块石路基下部土体温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然而,普通路基下部土体温度远比U型块石路基下部要高,2005年普通路基下部0.5 m深土体年平均温度比U型块石路基高1~3℃,1.5 m处高0.8~1.9℃,5 m处高1.2~1.5℃.同时,U型块石路基下部多年冻土上限抬升比普通路基大,2004—2006年间U型块石路基左路肩下多年冻土上限抬升比普通路基大0.86 m,路基中心大0.5 m.  相似文献   
65.
66.
开放边界条件下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降温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铁路道碴铺层和抛石层可以看作多孔介质, 其内部流体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问题. 目前抛石路基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路基结构已在青藏铁路得到广泛应用, 但其抛石层多为上下封闭、左右开放, 内部空气与外界连通, 对流与传热模式变的更为复杂. 因此, 基于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 非达西流动量方程及能量方程, 针对青藏铁路的气温条件和地质条件, 对开放边界、不同路堤高度(抛石层厚度为1.5 m)的抛石路基内速度场及其在未来50年的温度场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结果表明: 在外界风的作用下, 这种开放路基道碴和抛石层内的对流换热方式以强迫对流为主; 并且在年平均气温为-4.0℃, 考虑未来50年气温上升2.6℃的情况下, 其降温效果较好, 路堤下有低温冻土核生成; 并且较高路基降温效果好于较低路基, 这主要是由于较高路堤底部较宽, 对下部冻土产生的影响范围较大; 但由于主导风向的影响, 较高路基的下部温度场出现左右不对称现象, 这很可能会造成路基整体的横向不均匀变形, 而较低路基无此现象发生, 这应引起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7.
寒潮     
《贵州气象》2006,30(B09):47-47
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会向中低纬度暴发,其所经之处常会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大风和降温天气,这种冷空气在南侵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强度,才称为寒潮。按我国规定:一次冷空气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h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4℃(春、秋季节以江淮地区的最低气温达到4℃以下为准),陆地上有相当于3个大行政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3个海区出现7级以上大风,称为寒潮。  相似文献   
68.
用MICAPS常规资料,分析了2006年5月12-15日影响曲靖地区强降温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500hPa低槽东移,有利于冷空气不断加强补充;中低层强劲的冷平流是造成此次强降温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和高层辐散提供动力和水汽凝结条件,从而导致强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6,34(5):595-595
NCAR的Tom Wigley发表在2006年9月14日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指出,采用双管齐下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向平流层注入降温剂(硫化物)来稳定气候效果更为明显。Wigley在模式中每4年1次以相当于1991年Pintabuto火上爆发喷放的量向平流层注入硫酸盐粒子或气溶胶,并计算其造成的  相似文献   
70.
1天气概况1996年2月17日起,我省各地遭受了一次强寒潮的袭击,在粤北地区其影响一直持续到2月29日。这次寒潮影响范围之广、降温幅度之大、持续低温时间之长、冷冻寒之重都是历史同期所罕见。1·1降温幅度大这次过程是入冬以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冷空气过程,华南大部分地区达到寒潮标准。就韶关的情况而言,各县过程降温都在15C以上,最大达18.6C。除南部的翁源、新丰两县外,其余各县(市)在寒潮入侵当天最低气温就降至5C以下,24小时降温在9C以上。1.2低温持续时间长寒潮到达后,我市各地最低气温降至1‘C或以下,5“C以下的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