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接地导线源电磁场全域有效趋肤深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推进广域电磁法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以接地长导线源为例,研究了可控源电磁场全场域的有效趋肤深度.利用频域电偶极源在均匀半空间产生电磁场的闭合表达式,计算了不同电磁场分量定义的有效趋肤深度,并讨论了在不同频率、不同偏移距、不同电导率情况下,有效趋肤深度的变化特性.根据有效趋肤深度随偏移距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平面波趋肤深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多项式拟合的办法在五个不同频率范围内给出了适用于全场域的有效趋肤深度快速估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量定义的有效趋肤深度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随偏移距、频率、电导率等参数的变化趋势是类似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都趋近于平面波趋肤深度.理论模型的研究表明,有效趋肤深度可以作为测量参数选取和数据解释工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张国鸿  姚南  吴经武 《安徽地质》2005,15(4):285-288,306
归纳磁源瞬变电磁法在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中的勘查应用,并对该方法的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等方法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韩江伟  熊小林  朱照宇 《岩石学报》2009,25(12):3208-3220
对雷琼地区21个晚新生代玄武岩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分别用湿化学法、ICP-MS和MC-ICPMS进行了测定.这些玄武岩主要为石英拉斑玄武岩,其次为橄榄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大多数样品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成分与洋岛玄武岩(OIBs)相似,而且随着SiO_2不饱和度增加,不相容元素含量也增加.除R4-1可能受到地壳混染外,其他样品相对均一的Nd同位素(ε_(Nd)=2.5-6.0)以及变化明显但范围有限的Sr同位素(0.703106~0.704481),可能继承了地幔源区的特征.~(87)Sr/~(86)Sr与~(206)Pb/~(204)Pb的正相关和~(143)Nd/~(144)Nd与~(206)Pb/~(204)Pb的负相关特征暗示DM(软流圈地幔)与EM2(岩石圈地幔)的混合.地幔捕虏体的同位素特征暗示EM2成分不可能存在于尖晶石橄榄岩地幔,而La/Yb和Sm/Yb系统表明岩浆由石榴石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这意味着EM2成分可能存在于石榴石橄榄岩地幔.雷琼地区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变化可以用软流圈地幔为主的熔体加入不同比例石榴石橄榄岩地幔不同程度熔融产生的熔体来解释:碱性玄武岩和橄榄拉斑玄武岩是软流圈熔体与石榴石橄榄岩地幔较低程度(7%~9%)熔融体混合,而石英拉斑玄武岩是软流圈熔体与石榴石橄榄岩地幔较高程度(10%~20%)熔融体的混合.  相似文献   
34.
基于自适应参数估计的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家强  王润生 《测绘学报》2005,34(4):331-336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估计实现多时相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应用分层Markov随机场模型建立多时相差分图像的统计模型;然后通过非监督的迭代自适应参数估计实现差分图像的分类,从而检测出变化的像元.在每次参数估计过程中,先将上次估计出的参数用于最大后验估计实现差分图像的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再对参数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参数用于下一次迭代分类,如此循环迭代,能够自适应地完成差分图像的参数估计与分类.  相似文献   
35.
Abstract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easurements (EM) were taken in a saline gypsiferous soil of the Saharan-climate Fatnassa oasis (Tunisia) to predic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turated soil extract (ECe) and shallow groundwater properties (depth, Dgw,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gw) using various models. The soil profile was sampled at 0.2 m depth intervals to 1.2 m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The best input to predict the log-transformed soil salinity (lnECe) in surface (0–0.2 m) soil was the EMh/EMv ratio. For the 0–0.6 m soil depth interval,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models to predict lnECe was weaker using data collected over various seasons and years (R a 2 = 0.66 and MSE = 0.083 dS m-1) as compared to those collec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R a 2 = 0.97, MSE = 0.007 dS m-1). For similar seasonal conditions, for the DgwEMv relationship, R 2 was 0.88 and the MSE was 0.02 m for Dgw prediction. For a validation subset, the R 2 was 0.85 and the MSE was 0.03 m. Soil salinity was predicted more accurately when groundwater properties were used instead of soil moisture with EM variables as input in the MLR.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K. Heal

Citation Bouksila, F., Persson, M., Bahri, A., and Berndtsson, R., 2012.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redictions of soil salinity and groundwater properties in a Tunisian Saharan oasi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57 (7), 1473–1486.  相似文献   
36.
以2003年5月29日福州市LandsmETM+影像为数据源,对2种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算法——EM算法和HUTS算法进行实验、比较与分析,EM算法是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比辐射率对低空间分辨率的亮度温度影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HUTS算法则是引入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d,通过在低空间分辨率拟合二者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其尺度不变性,将该关系应用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上,从而达到提高热红外影像空间分辨率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2种算法所得结果影像都能在有效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原始地表温度影像的空间分布特征,达到了较好的降尺度效果;2)以RMSE为定量评价指标,HUTS算法要略优于EM算法,其中,EM算法的RMSE为1.2494,而HUTS算法仅为0.9869.  相似文献   
37.
Thre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using electromagnetic (EM)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Som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ance of the measurement time period for each experiment and the anomalies were recorded before the shocks. The observation at a site 20 km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of Zhangbei MS6.2 earthquake in 1998 shows that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decreases in the strike direction before and/or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the resistivity increases in the de-cline direction. This a...  相似文献   
38.
直接消除电磁耦合的斩波去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激发极化法时经常遇到电磁耦合的干扰.基于耦合效应和激电效应在双频波测量波形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提出一种在野外采集激电数据时,直接剔除电磁耦合而又基本上不损失激电信息的“斩波”去耦方法.本文从“斩波去耦”的方法原理、斩波对正常双频波产生的畸变、以及存在EM和IP效应时的双频波斩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去耦效果明显,可以在现场条件下直接去耦,值得在激发极化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使用非线性规划中的变度量法BFGS算法和DFP算法给出了一种新的加速EM算法收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GPS????????????????????????????????????????????????????????????????????????ó??淽?????????????????????????????EM?????????????????????????????????????????????????????Ч????????????μ?G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