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34篇
地质学   142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杨卫东 《水文》2004,24(1):46-49,60
根据郁江南宁站1954~2001年的流量和输沙率资料,对流量和输沙率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多年平均月均流量~输沙率的相关性、各年月均流量~输沙率的相关性、各月月均流量~输沙率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和年均流量~输沙率的相关性,分析了南宁站的水沙变化趋势,得出了两者变化趋势的规律。  相似文献   
902.
邵学强金新芽  王红英 《水文》2004,24(6):32-34,22
东苕溪作为浙江省防汛重点,防汛水文人员一直在不断研究改善洪水预报模型,以满足防汛指挥调度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结合流域实际,对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研制了流域控制站——瓶窑站变动权重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使用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03.
袁文福  王喜臣 《内陆地震》2004,18(3):248-253
利用既有精确解和瑞利波近似解,分析了泊松比为0.30的匀质弹性地基在竖向点源简谐振动下地表质点振动相位及其求出的瑞利波随点一源距、测点间距而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当由面波法检测R波速度的容许误差一定时,最小点一源距将随测点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意味着目前常用做法缺乏理论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904.
溪洛渡水电站坝址区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溪洛渡巨型水利枢纽工程在玄武岩坝址区的勘探中遇到的较为复杂的水文地质异常现象,如冷水与热水、裂隙水“承压”现象、偶遇大水量突水点等异常现象,通过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构建了坝区地下水流动系统模式;揭示了深部灰岩水越层排泄和玄武岩潜水混合排泄带的特征,以及浅部以层间层内裂隙发育为主的非均质玄武岩含水介质的特点;阐明了坝区地下水异常现象的成因与条件。  相似文献   
905.
为充分认识地磁观测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升台站观测人员对数据异常的识别能力,确保提供真实有效的高质量观测数据,以天津市徐庄子地震台地磁观测为例,阐述地磁观测中存在的多种干扰因素及形态特征和预处理方法。分析表明,徐庄子地震台地磁GM4磁通门磁力仪主要受高压直流输电、地铁运营、过往车辆、地电供电、GPS整点授时、磁扰以及雷电等因素的影响,干扰形态主要表现为尖峰、台阶、扰动等,并总结说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干扰鉴定方式、幅度及干扰时段等。  相似文献   
906.
陈村水电站坝基丙凝加强帷幕的防渗时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凝是一种曾流行过的化灌材料,形成帷幕体的防渗时效如何过去还很少有报道和研究。本文以陈村水电站为例,根据多年的观测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测试等成果,经过综合分析,指出第7-17坝段丙凝加强帷幕的总体防渗减压效果是显著的且较稳定的。但局部的防渗效果是在衰减。今后,对这种异常部位应加强观测,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07.
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奇异值分解(SVD)、自然正交分解(EOF)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冬季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与 500 hPa高度场、500 hPa纬向平均场和纬偏场(Z5ua)中稳定波的联系。依据正交分解分析,海平面气压场的第一与第二特征向量权重之比远大于 500 hPa,其比值达2倍,而且它的第一特征场更具有纬向对称性。在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讨论上述两场的第一与第二特征向量时间序列的差异时,海平面气压场第一特征向量是十分稳定的,不因随机抽样而改变,一再重复出现;因此认为海平面气压场的第一特征向量场比 500 hPa高度场具有更好的重复性和代表性。在比较海平面气压场第一特征向量时间序列(即北冰洋涛动指数)与 500 hPa场上 35°N-55°N纬向风差值(即 Ut指数)时,两者的相关达 0.85;在它们与 500hPa纬向平均风场的回归廓线图中。无论在振幅和极大极小值的位置上,都十分相似。在比较上述两指数与纬偏场(Z500)的回归场时,所有的正负大值中心,位置全部一一对应,中心值也相近,尤其在北大西洋和欧亚大陆。在 500 hPa纬向平均风场和纬偏场(Z500)的奇异值分解分析中,其结果正与上述两回归场相仿;应用正交分解分析Z500场,其第二特征向量场与上述的回归场也完全一致。因此认为这种覆盖整  相似文献   
908.
我们于 1 990年 1月 ,在南极长城站邻近海域采集水质样品 2 0组 ,底质样品 2组 ,生物样品 4组 ,冰雪样品 1组。同年 5月进行样品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 ,南极长城站邻近海域的水质、底质和生物体以及冰雪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DDT和六六六。  相似文献   
909.
极尖纬度午后区是一个异常等离子体过程区,已发现该区在低地磁扰动条件下,多种空间物理现象活动强度极大(相对邻区):强的向上场向电流,向下低能电子流极大,向上离子通量极大,F层电子密度极大等等。导致该区异常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南极点站(磁纬约75°)的极光嘶声的电场强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区31-38kHz波段极光嘶声的发生率极大。本文还分析了该区极光嘶声发生率与地磁活动指数Ap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10.
对中山站附近2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拉斯曼丘陵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为140km,在地壳内22km处有一高导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