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In Volubilis, Roman mosaics are very beautiful and reveal, from the bottom to the surface, three layers: (i) ‘hedgehog’ layer, (ii) coarse grain mortar layer (rudus + nucleus) and (iii) tesselatum. Mineralogical analysis of coarse grain mortar sampled in Flavius Germanus mosaic shows that it consisted of quartz and calcite, with some feldspar and probably mica and dolomite. Fine-grained mortar in tesselatum is made from a mixture of calcite and quartz only. Limestone tesserae (white, pink and brown) show petrographic facies that change from micritic to oolithic limestone. Conversely, black and brick red tesserae are respectively made of marble, red sandstone and from fire clay. Other colours as yellow, blue, green and grey are obtained from artificial glass with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To cite this article: A. Dekayir et al., C. R. Geoscience 336 (2004).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在Hibberd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离变化磁场几种主要成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地给出每天Sq型变化、Dst变化和其他不规则变化。用东亚地磁台链资料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低纬度电离层Sq型电流体系的空间结构相当稳定,即使在磁暴期间,该电流体系的结构也无十分明显的变化;磁扰期间复杂的地磁变化主要来自磁层环电流、场向电流和高纬度电离层电流:Sq逐日变化主要表现在幅度上,这反映了电离层发电机电流体系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和逐日变化的强度。  相似文献   
74.
本文将G.M.Brown等人对离Sq电流体系焦点较远处台站的异常静日(AQD)的H分量分析,发展为对包括Sq电流体系焦点附近台站和Z、D分量在内的AQD分析。主要分析了中国五个地磁台D、H、Z三要素静日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时间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和逐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Z也有和H类似的AQD现象,其出现的年频度,也有与太阳黑子数反相变化的趋势。在有三个多太阳周资料的佘山台,太阳极小年AQD(Zmax)出现的频度,和随后的太阳极大年的黑子数R呈近似线性的关系。最后,本文对今后我国开展变化磁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5.
日本鹿屋台地磁静日变化中可能存在的震磁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伯舫 《华南地震》2000,20(2):12-15
1996年10月19日日本九州宫崎(Miyazaki)发生7.1级地城,城中距鹿层地磁台约90km。利用Sq单台Z/H法分析了1981~1998年鹿屋台与佘山台的资料,再研究两台视深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前一年多时间内视深化出现较大的负异常,同期的佘山与武汉台的视深比曲线未出现类似的异现象。因此,上述异常可能与宫崎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76.
??????????????????????????????????ò????????г?????м?????????о???????????????????г?????17~19??????????????????????????????????????????????????  相似文献   
77.
????IAE???????????????????????????ζ????????????????????GNSS/INS??????????????21??????????????????????????????????????в?????????????AUKF???????????????????????????????????????????????????????????????????????????????????????????Ч???δ????????????????????λ?????????49.38%??  相似文献   
78.
??????????-????-???????????????????????????????????????????????????????????????????????????????????????????????????????????????????????????壻?????????????????μ?????????????????壬?????????????????????????????????′??????????壻????????????????????????????  相似文献   
79.
Sq内外源电流体系中国地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球冠谐分析法对2009年我国35个绝对观测地磁台站的Sq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内外源场分离,反演得到三个劳埃德季节(冬季D,分点E,夏季J)相应的内、外源等效电流体系,结果表明Sq外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56.2 kA、137.7 kA、137.9 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24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30LT;Sq内源电流体系在该区域D、E、J三个季节的电流涡中心强度分别为21.1 kA、63.4 kA、72.7 kA,电流涡中心位置的地方时由冬季的1100LT前移至夏季的约1000LT.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