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492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91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应用叠层橡胶支座进行基础隔震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门建筑抗震新技术。但由于对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是否会增加缺乏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使得建筑开发商对其推广应用一直持保守态度。选择了位于VIII度区的两个典型工程实例(一例为乙类建筑,另一例为丙类建筑),简要分析了同一建筑物采取不同设计方案(不隔震但抗震设防、隔震使实际设防水平提高、隔震后与未隔震建筑保持相同设防水平等三种不同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差异。分析数据表明,在同等设防烈度下,基础隔震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被隔震建筑的工程造价与同条件只采用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造价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82.
When neglecting calibration issues, the accuracy of GPS-based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using a combined analysis of code and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s highly depends on the noise of the GPS codes. In particular, the pseudorange noise is responsible for day-boundary discontinuities which can reach more than 1 ns in the time transfer results obtained from geodetic analysis. These discontinuities are caused by the fact that the data are analyzed in daily data batches where the absolute clock offset is determined by the mean code value during the daily data batch. This pseudorange noise is not a white noise, in particular due to multipath and variations of instrumental delays. In this paper, the pseudorange noise behavior is character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of the large day-boundary discontinuities in the geodetic time transfer results. In a first step,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noise and multipath is estimated, and shown to be responsible for only a maximum of 150 ps (picoseconds) of the day-boundary jumps, with only one exception at NRC1 where the correction provides a jump reduction of 300 ps. In a second step, a combination of time transfer results obtained with pseudoranges only and geodetic time transfer results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pseudorange errors.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day-boundary jumps, especially those of large amplitude, can be explained by an instrumental effect imposing a common behavior on all the satellite pseudoranges. Using known influences as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t ALGO or cable damages at HOB2, it is shown that the approach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look for the origin of the day-boundary discontinuities in other stations.  相似文献   
83.
天津市地震局于2015年通过首都圈预警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并选取6所学校安装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装置,提供地震预警信息示范服务,但由于信息发布装置安装复杂且价格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终端设备的普及,制约地震预警信息社会化服务进程。同时,已有终端设备如同黑箱,不利于二次开发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服务质量。因此,天津市地震局积极推进基于NB-IoT技术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设备研制,实现低成本、低功耗、低延时目标及地震预警信息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1982年在陕西临潼接收的美国罗兰-C西北大平洋链Y台发射的100kHz低频一跳天波时延的实测资料及SMS-GOES测量的太阳1~8A软x射线的每日辐射流量与SMM/ACRIMI测量的太阳常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1~8A软x射线辐射流量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低频一跳天波时延与太阳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并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关于建立我国卫星电视授时系统的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搭载现存的卫星TV广播系统进行高精度授时的方案,改进和提高我国的授时服务。该方案与现存的短波、长波授时比较,有许多优点:精度高、复盖面大、用户设备简单,能24小时连续服务,并包含有更多的时间信息、自动定时和输出标准频率。2~3年就能建成本系统.即可以投入使用,且投资很少。  相似文献   
86.
毫秒脉冲星计时观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毫秒脉冲星时间测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的进展进行了阐述。根据近年来取得的观测研究结果,毫秒脉冲星计时测量误差~2×10-7秒,毫秒脉冲星自转周期稳定性足以和现代原子钟相媲美:其相对频率不稳定度达到1×10-14(1年≤γ≤5.2年),并可望更高。近年来,脉冲星计时观测系统的接收灵敏度获得很大改进,计时观测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脉冲到达时间分析模型研究等都有长足发展。通过综合脉冲星时间算法得到的脉冲星时间尺度将比现代原子时具有更高的长期稳定度。叙述了脉冲星的物理特性及有关计时观测系统的技术成果,如观测频率和带宽的选择,消色散和接收系统灵敏度等问题。最后对毫秒脉冲星时间测量的误差源进行了讨论,并对脉冲星时间尺度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本文简要介绍人类认识时间的历史进程,指出目前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对时间性质的研究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时间有没有起点?2.时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3.关于时间的方向性;4.时间可不可以量子化?  相似文献   
88.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nkages among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re shown to be integral components of sustainability, regardless of which paradigmatic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is invoked. Potential measure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nonrenewable resources contribute to or detract from sustainability are presented. We conclude that a set of such measure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 the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sustainability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National scale indicators could be presente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even criteria from the Santiago Declaration, whereas a life cycle or materials flow approach could be used when sustainability of specific resources is at issue.  相似文献   
89.
朱赖民  金景福 《地质科学》1998,33(4):463-474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成矿带处于滇-黔-桂裂谷中。金矿床分布与深大断裂存在依附性。金矿带基本展布于深大断裂限定的三角区内,金矿床则分布于深大断裂旁侧或其交叉部位。由幔源岩浆岩(超基性岩及玄武岩)和幔源矿物沿深大断裂分布可推断,深大断裂延伸较深,可达上地幔,属超壳深大断裂。金矿床分布不受地层层位的限制,金矿化具有多层位成矿性。铅、硫、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对比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中的矿质、矿化剂和水具深源与浅源的混合特征。热液成矿期矿石中石英及萤石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定年结果为68.40±32.41Ma,表明本区金矿床的成矿可能发生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90.
我国极端干旱区边缘阿羌砂尘堆积剖面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保生  李森 《地质学报》1998,72(1):83-92
根据对昆仑山北麓阿羌地区第四纪风成砂尘沉积物的调查、地层对比和107组古地磁标本(321块样品)的测定结果认为,阿羌地层剖面记录了Brunhes时以来我国极端干旱区最完整的风成砂尘堆积序列;剖面中间冰期形成的生草层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FGL、31FGL、33FGL、35FGL、37FGL、39FGL、42FGL在形成的地质时代上可依次与黄土高原古土壤S_0、S_1、S_2、S_3、S_4、S_5、S_6、S_7进行对比,而与1PE和细粒风尘堆积29FGL、……、42FGL互为叠覆的冰期气候形成的风成极细砂和粗粒风尘堆积则可与黄土高原黄土L_1、……、L_8进行对比。此外,在阿羌剖面砂尘堆积底部42FGL层中发现有0.7 Ma B P前的宇宙尘埃物质,这对于该地风成砂尘下限年代的确定、研究极端干旱区气候的发展历史和晚新生代地外灾变事件的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