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576篇
地质学   300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7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SAM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福建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1999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资料,挑选符合剪切波窗口条件的记录,得到华夏地块东南部地区23°N~29°N,116°E~120°E)10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W109.4°±42.6°,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2.5±1.5(ms/km),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对应该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 闽东台站NW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揭示了NW向的水平主压应力和NW走向断裂的构造意义. 两个闽西台站NE方向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不一致,与NE走向的断裂一致,体现了局部构造和局部应力场的复杂性. 本研究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位于海边或岛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较为离散,主要是受到不规则表面地形和断裂交汇的影响. 慢剪切波延迟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沿海地区慢剪切波延迟时间变化较大,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42.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邻区的动力学分析与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依据区域构造层次划分,采用构造筛分法,层层深入,层层筛分,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地层/岩层内的断裂活动的同期及叠加的应力场特征。综合所有的同期应力场特征及辅以叠加的应力场特征来验证,从而确定了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断裂活动的应力场演化序列;结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阐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构造演化。应力场分析显示:晚三叠-早侏罗世应力场为北北西—南南东或近南北向挤压,属古特提斯构造域,断裂发生同造山走滑;早白垩世早期,应力场为北西—南东向挤压,断裂发生左行走滑运动,中国东部处于西环太平洋构造域;早白垩世晚期—古新世(始新世),区域发生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断裂处于伸展断陷作用阶段;新生代,受区域上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影响,断裂发生挤压逆冲兼右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43.
对京九线路基粉土用GDS三轴仪进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含水量、压实度下压实粉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压实粉土在低围压下为应变软化,高围压下为应变硬化,存在一个屈服应力;含水量和压实度对粉土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影响显著,随着含水量的减小、压实度的增大,压实粉土样强度增大,应力-应变曲线上升。对围压小于屈服应力的应变软化曲线,用常规的土的软化关系式进行拟和;对围压大于屈服应力的应变硬化曲线,用邓肯-张模型进行拟和;这二者的结合能描述压实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渤海陆缘地震的力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渤海陆缘是华北强震活动区,如1966年的邢台震群,1967年的河间地震,1969年的渤海地震,1975年的海城地震,1976年的唐山震群和1983年的菏泽地震,都是在该区发生的。显然,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构造运动和地震成因是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本文拟从应力场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5.
根据断层错动资料和小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运用弹性力学的叠加原理,对临汾裂谷作三维有限元模拟,反演其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临汾裂谷现今主要受南东东-北西西向引张力作用,辅之以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同时在裂谷的中心叠加有底层拖曳的深部作用。  相似文献   
46.
The properties of rock resitivity were studied under pressure, particularly with “stress reversal”, a procedure in which the pressure applied was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It was observed that, 1) With pressure increasing, the main feature of resistivity change was increase-steady-decrease for high-saturation rock samples (saturation 70–100%). But the main feature for low-saturation samples was different. 2) In 10 out of 11 cases of “stress reversal” for high-saturation samples the resistivity droped (about 2%). Such drop could explain the anomalies in geoelectricity terms, which are commonly observed before earthquakes in China. 3) It was also observed shortly before rock failure that, a) the resistivity drops more dramatically (about 20%) during “stress reversal” period, which is much more than ordinary drops. b) these drops occurred not only during stress decrease but also during stress increase. c) Resistivity exhibits anisotropy: the resistivity along different directions may differ by 10%. These three features may indicate that the rock is nearing failure, while ordinary resistivity drops are only connected with “stress reversal” and may not mean the imminence of rock failure. 4) Resistivity increase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stress reversal” period for low-saturation rock samples. The results mentioned above were explained with the effect of water flowing in and out of the cracks of rock. The temporary factors which yield a reduction of the maximum main stress, may enhence the possibility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48.
云南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考察的实际资料,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结构要素及组合、位移分布等情况。同时依据位错资料对破裂带的应力活动及断裂两盘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构造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张性,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5°—10°E。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总体方向为N55°W左右,断层运动的滑移角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49.
利用区域性台网记录测定了任邱油田注水诱发地震的震源应力场和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地壳上层有很大水平应力,断层面解受注水井附近局部原生断层影响与华北现代应力场的优势破裂方向和错动方式有差别。地震应力降分布范围为0.2—3.0巴。平均尾波Q_0值为75,属于地壳上部沉积岩层的正常情况,发现在时间上表现出与注水量增减有关的波动。在空间上表现出震群密集区Q_0值较外围区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澜沧—耿马地震震源动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李立平  叶建庆 《地震研究》1990,13(3):223-233
本文使用沧澜—耿马地震主震后在震区建立的数字地震仪记录,用波谱法测算澜沧—耿马余震的震源动力学参数。就这些参数的统计特征,对该双主震型两主震区的地下介质不同状态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