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887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西秦岭天水地区的早古生代李子园群为一套中浅变质的沉积-火山岩系。沉积岩系主要由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火山岩系主要由变玄武岩、变玄武安山岩和变安山岩组成,包括岛弧型火山岩和玻安岩。岛弧型火山岩SiO2含量介于48.79%~54.64%之间,TiO2含量较低(0.29%~0.88%);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呈LREE略富集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s、Sr、Th、U,相对亏损Rb、K和高场强元素(HFSE)Nb、P、Sm、Ti和Y,具Nb负异常,类似于低钾岛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特征。玻安岩具有中等的SiO2含量(53.59%~59.28%),低的TiO2含量(0.24%~0.48%);相对中等的MgO含量(4.90%~4.96%)、较低的CaO/Al2O3比值(0.39~0.54)和较高的Mg#值(0.54~0.58)、Al2O3/TiO2比值(33.88~64.29);同时具有较低的Ti/Zr比值(15~83)、V/Zr比值(2.18~8.35)和较高的Zr/Y比值(3.82~12.08),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特别是Rb、Ba、Th,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P、Ti、Y、Yb,显示为亏损MREE的U型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岛弧型火山岩和玻安岩的存在表明,李子园群及其中的中基性火山岩系形成于俯冲带之上的岛弧或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112.
东秦岭(河南段)二郎坪群铜多金属成矿环境及成矿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郎坪群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中,在二郎坪群这套火山—沉积岩系中,含有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的铜多金属矿。文章通过对二郎坪群的沉积建造特征、变基性火山岩的形成环境和岩浆来源特征的研究,认为二郎坪群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其盆地规模和岩浆来源在盆地东西方向上存在差异,而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二郎坪群的形成环境和变基性火山岩岩浆来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郎坪群弧后盆地在海底喷流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成矿元素组合的铜-锌型和铅-锌型两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13.
西天山昭苏北部早石炭纪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由碱性橄榄玄武岩和少量的拉斑玄武岩组成。火山岩TiO2(1.10~1.99%)和P2O5(0.22~0.70%)含量较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并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Nb/La)N=0.20~0.36),轻重稀土分异,其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上与美国盆岭地区新生代(中新世中期之前)火山岩以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弧后“过渡型”基性火山岩相似,但与典型火山弧岩浆岩有些不同。大量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出现以及主量、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火山岩经历了相当程度的结晶分异和陆壳混染(AFC)。与碱性玄武岩相比,拉斑玄武岩的SiO2含量和K2O/Na2O比值较高,而εNd(t),MgO和Mg^#值较低,可能由碱性玄武岩浆经AFC演化形成。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含富Fe,Ti贫Si的火山岩夹层(Fe-Ti玄武岩),是碱性玄武质岩浆依Fenner趋势发生较高程度结晶分异的产物。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岩浆源区可能为俯冲流体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然而,Fe-Ti玄武岩的出现以及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规律性变化均指示它们形成于拉张的构造环境。我们提出,昭苏北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具有元古代陆壳基底的活动大陆边缘弧后拉张环境。这一认识与前人提出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地幔柱活动影响的大陆裂谷岩浆岩的认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及其各主要层圈(外层、疏松层、亮煤层)和玄武岩基岩的铂族元素(PGE)和Au 含量以及 Os 同位素组成,发现富钴结壳中 PGE 和 Au 含量均较高,且变化很大,∑PGE 为(70.09~629.26)×10~(-9),平均289.48×10~(-9),Au 为(0.60~26900)×10~(-9).具三层结构的富钴结壳中,疏松层(∑PGE=(339.37~545.82)×10~(-9))和亮煤层(∑PGE=(280.09~629.26)×10~(-9))的∑PGE 明显高于外层((70.09~133.27)×10~(-9).单层结壳的∑PGE 为(83.94~479.75)×10~(-9),Au 含量普遍高于具三层结构者.结壳的∑PGE 和 Au 含量远高于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别为(101.57~155.83)×10~(-9)和(1~4)×10~(-9)。沉积深度和海水氧逸度的不同是导致结壳和结核中 PGE 含量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富钴结壳∑PGE 和 Pt 与 Mn(%)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 Fe(%)具负相关性,与多金属结核正好相反,显示结壳中的 PGE主要赋存在水羟锰矿(δ-MnO_2)等锰矿物相中,与针铁矿(FeOOH·nH_2O)等铁矿物相关系不大,而结核中的 PGE 主要赋存在铁矿物相中。PGE 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和各项参数显示富钴结壳的 PGE 和 Au 主要来自海底玄武岩的蚀变释放,部分来自铁陨石微粒等地外物质,而与海底热水活动无关。计算显示西太平洋结壳距今42.5Ma 左右开始生长,生长过程中分别在8.0Ma 和21.8Ma 处出现间断,相应形成外层、疏松层和亮煤层,其各自沉积速率为2.64mm/Ma,1.45mm/Ma 和1.06mm/Ma,相应海水的~(187)Os/~(188)Os 分别为0.948~0.953,0.599~0.673和0.425~0.536,显示外层含有较多的大陆风化尘,而疏松层和亮煤层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海底洋壳蚀变和陨石碎屑或宇宙尘等地外物质。  相似文献   
115.
结合三维建模和电子地图的基本理论,根据地质公园的特点,利用ERDAS实现大面积区域三维可视化,并结合3DS MAX丰富的建模技术及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在地质景观演化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采用“超地图”的形式来组织各种地图数据以及超媒体相关信息,从内容结构设计及特点进行论述,实现了伊通火山群的三维电子地图,展示出“伊通型火山”的特点。为科研、科普和旅游提供了方便、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了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电子地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6.
刘荣  吕金刚  吴新忠 《新疆地质》2006,24(2):109-114
沉鱼湖—向阳湖一带的石坪顶组火山岩大地构造位置属巴颜喀拉-可可西里地块和南部的若拉岗日裂谷带,岩石结构类型比较简单,以粗面安山岩为主,粗面岩、玄武粗安岩、粗面英安岩次之,以钾质太平洋型钙碱性系列为主.火山岩轻、重稀土分馏程度均较高,重稀土分馏程度比轻稀土稍低一些,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时代属中新世.K2O/Na2O>1,说明成矿物质为深部幔源物质混合了壳源物质,属大陆板内造山晚期演化的火山岩类型.  相似文献   
117.
马斯京根法洪水演进反演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计算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认识了马斯京根法洪水演进反演计算算法产生的坏条件,通过引入样条函数辅助进行修匀处理和对于x数值小的情况采用反演正算的算法,使得马斯京根法洪水演进反演计算可以进行多段连续演算并具有好的效果,在工程水文设计计算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关于上海地区金山群大地构造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上海地区金山群的岩石组合、原岩及原岩建造、变质作用、构造形变特征,以及已有的同位素年龄值,认为金山群与浙东南陈蔡群基本一致,是华厦古陆块的基底组分。参照华厦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岩多期聚合的观点,推断分布在(?)径——川沙断裂南东侧的金山群块断体,是晋宁期末二古板块碰撞对接、于结合带内形成的构造推叠岩片。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相似文献   
120.
勘探区属郭庄煤矿的后备井田,勘探的目的是掌握井田主可采煤层的赋存形态与断层、陷落柱发育特征。根据勘探区的地质条件,地质任务,兼顾质量和成本,勘探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为3线1炮制线束状观测系统,采用中间放炮,使勘探物理点由常规二维设计的3000个减至700个,勘探成本明显降低。勘探前后的资料对比分析表明,3#煤层的展布特征和断层构造有较大不同,其中3#煤层展布形态由NE向变化均匀,两翼对称的背斜构造修改为等高线变化扭曲相对剧烈,两翼对称的向斜构造;勘探后新解释断层5条,断点3处,另外3条已知断层的形态、位置、落差等相差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