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赵建华 《干旱气象》2004,22(1):90-94
分析讨论了河西走廊连通器的虹吸、连通以及狭管三个效应,并分别给出了其表达式。结果表明,河西走廊连通器的虹吸效应主要是传输各种物质和能量,连通器效应是产生垂直运动、激发重力波和产生翘翘板现象,而狭管效应主要是增强风速。文中还提出了在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2.
横过后海湾的深港西部通道,是一条连接香港和深圳两地的策略性跨境道路大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兴建大桥用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联合测量由香港路政署和深圳市深港西部通道工程筹建办公室联合策划和完成。论文讲述两地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转换关系,汇报了建立大桥专用的独立坐标系统及连接两地高程系统的工作和成果。  相似文献   
93.
新仙女木事件在河西走廊地区开始于 12 5 8ka·B·P ,结束于 9 4ka·B·P ,极盛期为11 0ka·B·P左右。新仙女木事件使河西走廊地区晚更新世末转温暖湿润的气候在 12 0~ 10 0ka·B·P之间发生间断。降温期间 ,突发性洪水、干旱、风暴、沙暴、尘暴极端事件和突发性火灾频繁发生。降水减少 ,湖泊干涸 ,生态环境恶劣 ,沙漠化日益严重。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影响和限制了动物群的繁衍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河西走廊城镇地貌特征分析与开发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河西走廊城镇的地貌特征,从建设开发的角度分析评价城镇地貌特征并提出了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95.
河西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计算,评述了河西地区水、土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建议和意见:1.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布局,2.以水定地、搞好水土平衡,3.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当扩大灌溉面积,4.合理利用和改良草场,5.种草种树,保护植被,6.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6.
钟英 《热带地理》1995,15(3):202-209
本文分析惠淡澳经济走廊的区域条件、历史背景及其形成、发展和前景,探讨其对实施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战略决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河西走廊地区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一直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区域,文中从该区温度、降水特征及其背景下区内绿洲生态环境变化两方面,对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初步的归纳整理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98.
该文从资源开发角度入手,系统分析讨论了城市铁路廊道的资源功能、开发原则、成功利用城市铁路廊道资源的基本因素、景观规划设计等开发利用方面问题,并以徐水县城市铁路廊道的规划为例,分析了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八灌区为例,利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s开发的河西走廊水文地质信息系统(HXSIS)为平台,具体阐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均衡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配置等与GIS的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地下水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精度,达到对水文地质实体的准确认识,分析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在城市水系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河流与水系的功能正常发挥与否取决于其结构特征以及格局的完善程度,而水系规划对城市河流结构与水系格局的改善具有关键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关于廊道与网络的分析方法,将河流与水系看作水景观元素中的廊道和网络,通过计算和比较水系规划前后河流廊道与水系网络的一些指标,反映河流结构和水系网络特征的变化情况,以此评价水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揭示水系规划在改善城市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和提高水系网络的连接度方面的景观生态学本质;并以太仓市水系规划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后全市水系网络的连结数与最大可能连结数之比(γ)和网络中实际环路数与最大可能出现环路的比值(α)指数值分别比现状提高了30%和119%,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四个水利片区的研究发现各区的γ和α值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γ和α值表现为现状指标值越低、城市化影响越强烈的地区,规划后其值提高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