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59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Geo-Spatial Data Transfer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NSDI)" ,as well as a necessary means for data sharing. "Chinese National Geo-Spatial Data Transfer Format (CNSDTF)" was approved by National Quality Technology Supervise Bureau in 1999 with the standard serial number of 17798-1999. It is designed to support vector and raster spatial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ector part of CNSDTF, including design ideas, main characters, conceptual model, definition of spatial object, and fil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2.
ABSTRACT

We thank Allen and Berghuijs for continuing the discussion on field hydrology and data sharing and discuss two incentives to promote data collection and sharing in hydrological sciences: a collaborative attitude and additional funding to make data public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农业干旱的监测预测服务能力,减少农业干旱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干旱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和干旱产品的制作发布等环节进行梳理与完善,构建辽宁省农业干旱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对农业干旱的一体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监测和预测,实现了干旱产品的标准化、自动化制作和发布。该系统依托农业干旱监测技术、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农业干旱预报技术等手段,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存储、干旱信息的展示分析和干旱产品的制作发布等功能,并形成了省、市、县一体化干旱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对干旱的全方位监测、立体化服务模式,从而提高应对干旱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该系统的业务化应用提高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的定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地面和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预测的业务能力。该系统构建的省市县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了省级农业气象业务中心统一制作干旱产品,省、市、县3级同时开展精细化干旱指导服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北京市交委地理数据分散,数据共享困难,数据应用和管理不便等问题,实施了地理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本文分析了交通委需求现状,提出平台总体建设方案,设计了地理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平台管理维护系统、二次开发接口三个子系统。利用线分类法对地理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最终形成资源目录,解决了异源异构道路数据匹配关键技术问题。本系统已建成使用,系统的建设达到了顶层设计的要求,实现了资源共享、多源和历史空间数据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25.
基于元数据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元数据作为关于数据的数据,是目前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对比国际、国内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元数据管理的三个层次: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建立了“数字成都”元数据标准模板。它主要包括: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信息、空间参考信息、数据集的内容信息、分发信息、元数据参考信息。讨论了“数字成都”中基于元数据信息共享系统的结构、模块和特点,实现了分布式数据组织与管理、分布式数据共享、分布式数据快速索引机制以及跨平台数据访问。  相似文献   
26.
王仁塘  王仁斌 《干旱气象》2006,24(1):71-74,89
针对桌面Linux操作系统在支持桌面交互应用程序上存在着系统响应慢和交互能力差等问题,从内存管理角度提出了旨在缩短系统响应时间、增强系统交互能力的预加载共享动态链接库算法,并在桌面Linux环境下设计和实现了它。该算法从Linux应用程序频繁地调用共享动态链接库这一特点出发,根据共享动态链接库被调用的频率,动态地选择被调用最频繁的一些共享动态链接库,并预先将它们加载到物理内存空间,以加快进程的执行速度,缩短系统的响应时间,最终提升系统的交互能力。  相似文献   
27.
提高信息的共享与服务水平是一个国家迈向信息社会与服务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而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在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并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在对国外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的体会和意见。  相似文献   
28.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如何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是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信息往往作为城市某些职能部门的“私有”信息,其共享性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数字城市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阐述的公共平台的系统设计主要分为公共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环境的设计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技术平台设计3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9.
在713C天气雷达实时扫描资料定时存盘的基础上,713C天气雷达图即时共享系统利用.NET框架下新的图形接口技术GD I ,实现图形文件的格式转换和传输;在ASP.NET环境下,利用VB.NET开发语言,实现基于W eb服务器的雷达图像共享。  相似文献   
30.
大力发展“数字重庆”建设,是充分发挥重庆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推动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是跻身世界级城市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重庆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数字重庆”的建设方略与发展思路上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