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7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744篇
测绘学   2526篇
大气科学   800篇
地球物理   884篇
地质学   927篇
海洋学   572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582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A Bayesian probabilistic approach for damage detect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civil structures (Sohn H, Law KH. Bayesian probabilistic approach for structure damage detec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997; 26 :1259–128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yesian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location of plastic hinge deformation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from the vibration tests of a reinforced‐concrete bridge column. The column was statically pushed incrementally with lateral displacements until a plastic hinge is fully formed at the bottom portion of the column. Vibra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damage stages. The proposed damage detection method was able to locate the damaged region using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odel and the modal parameters estimated from the vibration tests, although (1) only the first bending and first torsional modes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test data, (2) the locations where the accelerations were measured did not coincide with the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and (3) there exist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undamaged test structure and the analytical model. The Bayesian framework was able to systematically update the damage probabilities when new test data became available. Better diagnosis was obtained by employing multiple data sets than just by using each test data set separately.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2.
相似性是一种常用的衡量不同图像之间差异程度的属性,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环节.由于地震数据本质上是非平稳的,局部相似性比全局相似性更适用于刻画地震数据的时-空变化特征.现有的局部相似属性可以通过正则化最小二乘问题进行计算,但是其计算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和数据存储空间,难以适应当前的海量数据处理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相似文献   
963.
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4.
ETM+卫星影像极地云层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强  鄂栋臣 《极地研究》2004,16(4):310-316
云一直是遥感图像预处理和分析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分析南极地区成像特点的基础上,试图利用增强型主题成像传感器(ETM+)获取影像的多波段特点,对南极格罗夫山地区ETM+卫星影像进行云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比较成功地检测极地云层像元,而且能有效地去除部分厚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巩师林  凌道盛  胡成宝  钮家军 《岩土力学》2020,41(11):3810-3822
原有非连续变形分析(DDA)采用一阶近似后的位移增量表达式更新块体构形,推导相关子矩阵,且对不同时步计算出的应变增量直接叠加,当模拟的块体发生大转动时往往会产生较大误差。为考虑块体转动与变形的耦合作用,引入先变形、后转动的块体位移增量表达式。重新推导了惯性力子矩阵,将块体转动时的离心力与科氏力加到荷载矩阵中。计算时对应变分量及其相关变量进行坐标变换与修正,并采用新引入的位移增量表达式计算块体顶点位移,进行后接触修正与更新块体构形。数值算例表明,改进后的程序能够消除转动带来的误差,自动考虑了块体转动时离心力和科氏力引起的变形,应变计算精度更高。改进方法克服了块体体积自由膨胀、应变场畸变等问题,给出了合理的块体应变。  相似文献   
966.
高精度GPS测量中多路径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亮云 《测绘工程》2010,19(1):35-38
阐述多路径误差的特点、影响规律以及消除或削弱多路径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为从事高精度GPS测量定位及其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分析EDM高程导线测量主要误差来源,通过制定相关控制方案,可达精密水准等级要求。结合沪杭客运专线10处连续梁高程控制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968.
元上都申遗1∶500地形图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艳 《北京测绘》2010,(3):39-41
遗址测绘在测绘行业属于新的业务领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是测绘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新领域内如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元上都申遗1:500地形图测绘项目中全程控制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内容,并对高程精度的检验方法做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69.
管道输送以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化工企业与园区中得到广泛应用。管道输送的规范管理和安全监控是管道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本研究根据天津临港工业区管廊数据管理和管道泄漏检测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化学品管道输送监控预警系统,将GIS技术和泄漏检测模型有机集成,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综合查询、管道运行的远程监控和管道泄漏检测及空间定位等功能,可有效提高管廊系统日常管理效率和事故决策分析水平。系统以"方案"的形式组织管理所有数据,可适用于其他地区管廊的监控管理,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970.
通过近年来从事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发现、总结管线点测量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结合测绘新技术、分析影响管线点测量质量的一些因素,从而使测绘生产单位进一步了解测绘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便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使测绘产品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做到对单位负责,对使用产品的用户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