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161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The concept of distributed strain‐sensing techniques has been proposed in our recent research, which was dedicated to utilizing the strain distributions throughout the full or partial areas of structures to detect arbitrary and unforeseen damage. An algorithm not requiring a detailed analytical model is presented for damage locating in flexural structures through the direct use of dynamic responses recorded by distributed long‐gauge strain sensors. The modal macro‐strain vector (MMSV), which has been proven to have a mapping relation with displacement mode shape, can be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macro‐strain time‐series data, from which a damage evaluating index can be derived and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locating damag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simulated to verify the sensitiv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dex in different cases. Furthermor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a cantilevered beam with various long‐gauge fibre optic sensors place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2.
海底电场传感器原理及研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因海底电场信号微弱,海下自然环境复杂以及海水导电介质以氯离子为主等原因,用于海下电场测量的电场传感器在材料和结构上有其特殊性。研制海底电场传感器成为开展海洋大地电磁探测的重要技术内容之一。研制过程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海底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极的制作工艺;承压与密封技术;海水运动对测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克服办法;水下弱信号传输的抗干扰问题,等等,阐述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了海底电场传感器的全套研制方案。并列举了相关的室内模拟实验和海洋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PWM驱动电机的电流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PWM驱动电机电流环的设计及提取反馈电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无超调的电流环设计方法--积分反馈校正方法,并探讨了小电流时电流环的设计各种获取电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剪切带倾角尺度律与局部化启动跳跃稳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王学滨  潘一山 《岩土力学》2002,23(4):446-449
研究了剪切带倾角是如何依赖于岩样高度以及剪切带的不稳定性。建立了准脆性材料试件剪切带倾角尺度效应模型,得到了剪切带倾角尺度效应的解析解,且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倾角随着试件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增加幅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值。笔者还对剪应变局部化启动、跳跃和稳定进行了理论分析,解释了实验所观测到的剪切带跳跃现象和砂岩岩样应变局部化较煤样滞后的原因。剪应变局部化是否发生跳跃,关键取决于全程应力-应变曲线软化段是否存在拐点。对于没有拐点的情形,宏观剪切带图案不跳跃。局部化是导致准脆性材料试件剪切带倾角尺度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从美国发射其第一颗遥感卫星一陆地卫星-1算起的30余年里,世界范围内商业遥感卫星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团体拥有自己的遥感卫星。除了更多各类的遥感器得以使用外,卫星的图像分辨率和覆盖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未来的发展更加令人振奋。国外遥感卫星(包括已经发射和计划要发射的卫星)简介是根据从国内外出版物中获得的信息整编而成,旨在给遥感应用提供一个现在和未来图像信息源的总的概念。  相似文献   
66.
数字式智能化锚索预应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传感器是锚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桥梁工程等领域进行监测,研究与试验必不可少的测量用传感器,在分析预应力传感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了介绍了数字式智能化锚索预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论设计,计量检定结果,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7.
水文水井抽水试验参数自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抽水试验参数自动监测系统,能自动完成水位、出水量、地下水温和承压水水头高度等主要参数的自动监测,并现场打印数据;能和PC机进行数据通讯,转储数据,通过PC机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输出打印S=f(t)和Q=f(t)曲线,建立数据库。  相似文献   
68.
A small, lightweight (1.5 kg) and fast-response ozone sensor for direct eddy flux measurements has been built. The basis for detection is the chemiluminescence of an organic dye adsorbed on dry silica gel in the reaction with ozone. The chemiluminescence is monitored with a cheap and small blue-sensitive photomultiplier. At a flow rate of 100 l min-1 the ozone sensor has a 90% response time of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0.1 s with a detection limit lower than 50 ppt at S/N=3. There are no interferences from other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like NOx, H2O2 and PAN. Water vapour and SO2 enhance the chemi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the ozone sensor. Since their response times are 22 seconds and 30 minutes, respectively, no correlation between rapid ozone fluctuations and those of these two trace gases is noticed by the ozone sensor when operating at a frequency of 10 Hz.The ozone sensor was tested for several weeks in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ozone fluxes and deposition velocities over different croplands using the eddy correlation technique.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ozone dry deposition velocities derived from profile measurements and by eddy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69.
70.
测汞用光纤传感器的初步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树新  刘耀炜 《地震》2002,22(4):149-154
利用原子吸收原理初步研制了一种测示用光纤传感器,解决了光纤探头部分的技术难题。与传统的测汞仪器相比,该仪器的最大优点是可动的。中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性能。实验表明,可以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汞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