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测绘学   350篇
大气科学   470篇
地球物理   819篇
地质学   1108篇
海洋学   339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273篇
自然地理   5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81.
By means of barotropic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itial value problems are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local two-dimensional barotropic instability of the nonuniform current to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severe storm in July 1991. Analytical theory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 show that (i) the unstable developing modes are chiefly the two periods of about 44 d and 10 d, which are fundament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ii) The growth rate of the local perturbation is dominated by the meridional wave numbern = 1–5 and zonal wave numberk = 1–12, i.e. the severe storm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ystems at different latitudes and waves of different scales, (iii) The perturbation over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possesses the property of local intensification, which slowly migrates westward over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iv)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stability, especially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the perturbation, is sensitive to the external parameters ū and α.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82.
古里雅冰帽8米浅冰芯的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李月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7,19(2):173-179
对古里雅冰帽8m浅冰芯的80个雪冰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来自陆源物质,陆源冰芯样品叶弱碱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大气降水及南北极冰雪样品。  相似文献   
83.
王登伟  管勇  马付红 《四川地震》2004,(2):12-15,20
总结了西昌遥测地震台网地震速报处理技术经验,针对地方台网地震速报中常出现的地震参数误差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84.
采用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强弱程度的地震活动度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1970年以来中强地震的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发现内蒙古地区S值存在5年周期的起伏活动规律。在分区研究区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从西到东,地震活动度S值呈现有规律的强一弱交替特征。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边界是参考椭球面的Laplace方程Dirichlet边值问题的求解,在O(ε4·T)精 度下给出了参考椭球界面上扰动重力位Dirichlet外问题的积分解式. 该结果理论上优于目 前常用的球近似下的积分解式,从而为研究物理大地测量中边值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6.
刘建宏 《西北地质》2004,37(3):73-76
针对南泥湾油田特点。确定适合本区地质及油藏工程特点的工业油流标准,提高该类油田储量的计算精度。应用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结果显示.南泥湾这类必须经过压裂改造的特低渗油藏.单井产量仍然按照双曲线递减规律;工业油流标准的确定,需要准确把握单井平均总投资、原油利润、收回单井总投资的单井产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工业油流标准更能满足生产需要,对储量计算、滚动开发建产、管理者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岩石样品U0和AU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毓亮 《铀矿地质》2004,20(1):35-38
本给岩石原始铀含量和铀变化系数以确切定义,并系统介绍了U0和△U的计算方法。计算岩石原始铀含量(U0)有Th/U比值法和U—Pb同位素法,后又包括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铀的变化系数(△U)包括近代(现代)和成矿时铀的变化。这一手段或方法对研究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人工神经网络在岩体初始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岩土工程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一般需要考虑初始地应力场,而可供工程应用的初始应力值,主要靠少数实测资料。根据少数测点值,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岩体初始应力场。通过算例说明:文中所提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9.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述生态需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经济思想的生态需水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生态经济领域中的生态价值理论,确定不同生态需水量条件下的生态价值,进而通过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合适的生态需水量,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说明,认为由该法所确定的生态需水量符合客观实际,可以作为生态建设过程中生态需水研究的方法之一.该法通过水资源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对于研究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黄土高原西北部集雨水利用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土高原西北部为研究区,通过中国科学院皋兰生态农业试验站2000-2001年雨水集流试验与春小麦、西瓜、西兰花和黄瓜的补灌试验,对各种集流场的年产流率和集流费用、蓄水窖(池)的贮水费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各作物集雨微灌的投资、产值与单方水产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集流面平均集流费用和各蓄水窖(池)的平均贮水费用都很高,分别为1.07元/m3和5.08元/m3,且贮水费用显著高于集流费用。净产值和单方水产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日光温室黄瓜、大田西兰花、砂田西瓜和大田小麦。如把人工计算在内,大田小麦不进行补灌,其净产值为负值,进而补灌导致了净产值的大幅度减小。集雨水用于微灌砂田西瓜、西兰花和日光温室黄瓜都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日光温室集水-贮水-高效用水的"一池一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