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3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提高Kriging近似模型在船舶结构性能多维度响应预测方面的适用性,对常规Kriging近似模型进行分区间泛化改进:一是对设计样本点的各个维度(分量)进行划区,并在每一个分区间内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OLhd)取样;二是引入比例系数w1组合高斯与指数型相关函数提高模型对数据的泛化能力,从而在每个划分的区间内建立泛化的Kriging近似模型。通过SCH测试函数,验证了构造的分区间泛化Kriging模型有效性。结合参数化建模和改进Kriging近似模型对某过渡肘板和舱口角隅边界进行形状优化,优化第一阶段由改进的近似模型通过多岛遗传算法得到全局初步的最优解,第二阶段在初步解的基础上缩小优化变量范围,由少量的FEM计算即可在小范围内搜寻到精确的最优设计变量。结果表明:分区间泛化Kriging近似模型在预测多维度响应时较常规Kriging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分阶段的形状优化流程在保证极小误差和缩小计算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理想的应力分布和重量优化结果,有助于船舶结构的轻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72.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achieve fully automated approach for supplying multi-resolution databases with linear objects in each scale. Moreover, the proposed solutions maintain the repea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output data wherever possible according to the input scale. These properties are achieved by keeping the minimal object dimensions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e data pre-processing,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urce points. The classification distinguishes three classes of points: constant (unchangeable), temporary, and inherited. These classes build a structure of cartographic control points. Based on these solutions, the authors proposed an algorithm for linear object simplification based on minimal object dimensions and cartographic control points. It was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simplification between constant points does not cause geometry discrepancies in relation to the global simplification of the whole line.  相似文献   
73.
安晓亚  成晓强 《测绘学报》2020,49(2):245-255
互联网用户参与的地图制图容易出现视觉冲突、压盖、拥挤等地图表达问题,需要引入地图自动综合协助解决。网络地图中由于原图比例尺和综合后比例尺均难以准确量化,常规地图自动综合基于“原图比例尺-综合后比例尺”判断是否需要综合的方法已不再适用。矢量数据在可视化后会产生视觉粘连,视觉粘连越明显,地图表达效果越差,综合的需求也越强烈。基于此规律,本文提出对视觉粘连进行定量描述并据此判断是否需要综合。首先,从人类视觉感受出发,结合栅格化思想设计了矢量曲线视觉粘连的量化指标——视觉清晰度。然后,基于“金字塔式”的尺度空间计算曲线在多个比例尺表达的清晰度,并拟合了清晰度的变化函数。最后,将该函数应用于众源地理数据的网络地图综合决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准确判断每条矢量曲线是否需要综合,能有效解决地理数据尺度异质性带来的可视化难题。同时,清晰度变化函数将曲线的尺度描述由静态数值扩展到连续函数,有望更好地支持多尺度空间数据处理及网络地图综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74.
从挖掘和利用经验数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化制图综合方法。首先探讨了基于算法和模型的自动综合实现方式所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了采用制图综合案例推理辅助制图综合的思想;然后设计了制图综合专家案例的三元表示方法,以及获取、使用和管理流程;最后对实现该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化制图综合方法的五个关键性步骤进行了分析,并深入阐述该方法的原理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综合辅助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75.
在制图综合中,道路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研究道路选取的智能化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文中在研究道路语义、几何特征、拓扑关系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居民点对道路选取过程的影响,建立道路选取的蚁群算法模型。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制图综合过程中随着比例尺的缩小,不可避免地产生邻近冲突。为了在数字环境下自动地解决这类冲突,首先需要实现这些冲突的自动识别。文中提出一种基于CDT骨架线的地图目标邻近冲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CDT提取地图目标之间空白区域的骨架线;然后沿着每一条骨架线弧段所穿过的三角形路径搜索相邻地图目标之间的冲突区域(宽度小于阈值的三角形集合);最后,从冲突涉及的地图目标、发生冲突的空间位置以及冲突严重程度3个方面给出所识别冲突的定量化描述,从而为邻近冲突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在自动制图综合中,面要素聚合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聚类方法将面要素聚类为若干个类簇,进而将每个类簇合并为更大的多边形图斑。针对地图制图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地图自动综合,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滚球法的面状要素聚合的新方法,通过实验阐述了该方法在居民地等面要素综合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聚合算法进行了效率上的对比分析。该方法较传统的聚合方法效率上有很大提高,在大数据量聚合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当选择合适的滚球半径进行综合时,有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基于语法层的地图综合信息量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昭  费立凡 《测绘科学》2007,32(6):21-23
地图自动综合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对地图信息进行数量化,信息量正是对地图表达效率数量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讨论了地图综合在符号语言学上的层次结构,提出在"典型化"约束下,地图综合应遵循的信息量数量变化规律。该规律为地图自动综合结果的评价提供了数学基础,也能用作基于信息量的渐进式自动综合的评价函数。试验证明,该规律符合地图综合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基于分类与形态综合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和形态综合的高分辨率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人工地物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取房屋,实现房屋位置、范围的初步自动化提取。最后,对提取的地物图斑的精确边界利用Hough变换提取直线边缘轮廓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轮廓拟合和制图综合,从而得到规则的、方形组合的建筑物形状信息。  相似文献   
80.
自然连续面群边线化简是地形图中自然面状要素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自然图斑自动制图综合的重要实施步骤。现有面要素边线化简算法大多以线化简算法为基础,未有效化简弯曲特征、保持面积平衡和满足图面视觉清晰性要求,且化简结果存在共享边界不一致、边线自相交和边线之间相交的拓扑问题。为此,结合自然连续面群表达特点和化简要求,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自然连续面群边线的协同化简方法。首先将自然连续面群转换为拓扑数据结构组织,以待化简弧段及其相邻弧段为基础构建约束Delaunay三角网,标识化简区域;其次利用弧段双侧层次多叉树模型渐进式退化条带状弯曲、化简细小弯曲;最后自适应夸大狭窄“瓶颈”,实现边线的协同化简。以河南省某区域1:5万地形图中的植被与土质面要素进行化简实验,相较于对比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持自然连续面群边线化简前后的拓扑一致性、要素之间的面积平衡,充分化简目标尺度下的局部不清晰细节,化简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