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21.
气举反循环钻深度的理论计算与加深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举反循环钻进、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适当增加双壁钻具长度即可得到较大钻进孔深,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验,证实了使用现有设备,气举气循环可以更好的满足超午米深水井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2.
地下贯通工程测量方案的优化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仲科 《测绘学报》1996,25(4):303-308
地下贯通工程的控制测量导线多为加测陀累方位角的导线,本文讨论了贯通工程导线加测陀螺边的个数,位置,以及提高其可靠性,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3.
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国在由二元经济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 ,众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 ,已经给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市和东莞市两市三个层次的一般抽样调查和 5 0个镇村的重点调查和分析 ,以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为研究和安置的对象 ,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模式 ;并分析了自助安置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在城市地域发生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理论发展假设。  相似文献   
24.
谢群 《铀矿地质》2006,22(2):125-128
本文总结了粤北喀斯特地区某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论述了喀斯特地区的溶洞特征及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5.
利用1960~200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7测站及塔城地区北部5测站当年11月至次年1月,44a气温、降水资料,研究了北疆北部冬季气候变化特征,解释了2000年该地区冬季特大雪灾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必然性,最后探讨了该地区冬季降水的预测问题;并得出一点很有意义的结论:在气候增暖、增湿背景下,特大雪灾也是可以预报的。  相似文献   
26.
天津市堆山造景工程地基稳定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山造景工程是一项利用建筑渣土,在坑塘上进行堆载的市政工程。通过对堆山造景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工期等条件,提出了清理淤泥、设置反压平台、排水、控制堆填速率等促进地基稳定的防治措施。利用孔隙水压力监测、侧向位移监测及分层沉降监测等原位监测数据,以复合型法进行反演力学计算参数,并将反演结果用于该工程地基稳定性的模拟,以指导后期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7.
地质雷达探测工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小卡子隧道是连接九龙县城和石棉县城的一条便利通道,它是连接S215和S211的绿色保障,九龙和石棉之间是海拔高度4 000 m以上,九龙县城周边为高原宽谷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九龙至周边沿线不良地质和特殊褶皱构造发育,其中冰雪害几乎每年冬春都发生,且影响线路较长,其它地质灾害也时常暴发,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成为制约九龙县发展,因而急需要对线路进行改造,拟建连接九龙县至石棉县小卡子隧道即为公路改建工程。  相似文献   
29.
按溃变理论[1]的不连续或非均匀信息不仅可以预测天气系统的移动性变化和转折性变化,也可以预测降水等天气现象。并已被多次历史例案和应用实践所验证。为了便于投入业务运用,我们利用数据库系统,实现了体现资料信息非均匀和不连续的广义参数在微机、填图机上的自动化处理,完成了收报、计算和填图分析的自动化。本方法体现了预报工具的改革也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资料资源  相似文献   
30.
Observed reduction in recent sea ice areal extent and thickness has focused attention on the fact that the Arctic marine system appears to be responding to global‐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sensing data are the primary source underpinning these reports, yet problems remain in geophysical inversion of information on ic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Uncertainty in sea‐ice concentration (SIC) retrievals is highest in the summer and fall, when water occurs in liquid phase within the snow–sea‐ice system. Of particular scientific interest is the timing and rate of new ice formation due to the control that this form of sea ice has on mass, energy and gas fluxes across the ocean–sea‐ice–atmosphere interface.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critical fall freeze‐up period using in situ data from a ship‐based and aerial survey programme known as the Canadian Arctic Shelf Exchange study combined with microwave and optical Earth observations data.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physical conditions observed from aerial survey photography were well matched with coincident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data and Radarsat ScanSAR imagery; (2) the shortwave albedo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old ice concentration derived from survey photography; (3) the three SSM/I SIC algorithms (NASA Team (NT), NASA Team 2 (NT2), and Bootstrap (BT)) showed considerable discrepancies in pixel‐scale comparison with the Radarsat ScanSAR SICs well calibrated by the aerial survey data. The major causes of the discrepancies are attributed to (1) the inherent inability to detect the new thin ice in the NT and BT algorithms, (2) mismatches of the thin‐ice tie point of the NT2 algorithm, and (3) sub‐pixel ambiguity between the thin ice and the mixture of open water and sea i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finer resolution of passive microwave sensors, such as AMSR‐E,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SSM/I SIC algorithms in the marginal ice zone during early fall freeze‐up.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