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常态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步惊人,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城镇化冒进、土地流失、资源环境破坏的问题。为此,"十八大"之后,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出在新常态化下健康稳定地发展新型城镇化。通过分析全球化的背景,提出了对中国城镇化4个特征的认识,并在中国国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加强认识中国城市化规律性的问题,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重大策略的新思路,确定了中国应实施以人为本、改善环境、和谐城市、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常态化下,应结合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规划,提升质量,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中国在由二元经济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 ,众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 ,已经给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市和东莞市两市三个层次的一般抽样调查和 5 0个镇村的重点调查和分析 ,以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为研究和安置的对象 ,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模式 ;并分析了自助安置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在城市地域发生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理论发展假设。  相似文献   
3.
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是重要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据最新统计资料,全国96个城市或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苏南太湖流域由于城镇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迅速增加,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内出现了5000km^2的地区地面沉降,有些地区累计沉降量超过2.0m。地面沉降已经影响到区域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加快区域供水步伐,调整工业结构,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管理是防治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源环境对城镇化问题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重大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 的根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的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资源十分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达13 亿人,城镇总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世界 最大的国家。因此,资源环境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本论文从我国的城市化概念出发,深 入论述资源环境基础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对我国的国情条件作了辩证的分析研究。按照科学发展 观的思想,对我国今后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海与香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香港国际城市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城市的国际影响和经济增长势头越来越突显。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上海与香港的大都市如何定位?两个国际性城市将如何发挥各自特点、各自优势,并在今后的竞争中如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必须从高层面、多视角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作者就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等基本问题作深入研究,并以期得到各位学者更多的学术指导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大城市发育机制与成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城市规模演化是城市成长发展过程中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体现,特剐是城市用地的扩展,是城市发育有机成长的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从1985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较快,外向型企业的集聚,开发区的形成以及房地产业的高速度增长,具有优越地理区位的沿海大城市的建成区不断扩大,人口与产业高度集聚,促进了大城市用地空间的巨大变化.经过30多年来的规划建设实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对我国大城市发育机制与成长因素的综合分析,深刻认识到我国沿海城市成长发育的重要机制与因素,尤其是在工业化推动下,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与交通走廊发展的动力及其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的支配作用.认识这些成长因素与发育机制有利于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日益走向合理发展的轨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促进我国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布局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城市密集区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对交通网络化、现代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际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客流运输最佳的交通方式选择,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城市群区域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必然的空间映射关系。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其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5种模式,相应提出放射型、钟摆型、串珠型和网络型等4种城际轨道交通布局形式,并阐述各自特点。在未来一定时期,国内城际轨道交通将蓬勃发展,必须根据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形式的选择,以有效满足日益庞大的客流需求和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83,自引:7,他引:76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人口流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北京,天津,南京,廓坊,唐山和昆山等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迁移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许多省市正在编制城市群规划,出现了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新局面。然而城市群区的空间规划需要认知的问题不少。文章就有关城市群规划的导向性原则、地理空间尺度的界定、各种要素的配置与组合及其城市群内的完善化的动力源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由二元经济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众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已经给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市和东莞市两市三个层次的一般抽样调查和50个镇村的重点调查和分析,以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为研究和安置的对象,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模式;并分析了自助安置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城市地域发生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理论发展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