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5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377篇
测绘学   347篇
大气科学   586篇
地球物理   695篇
地质学   3780篇
海洋学   50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83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华北燕山裂陷槽中元古代的深水沉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燕山沉降带元古代的沉积相,有关学者大多定位于以滨海-浅海相为主体。根据在冀北地区的研究,于元古代团山子组、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发现大量深水沉积,主要有硅质页岩、含锰页岩、深水浊积岩及各种碳酸盐岩溶解相的系列沉积等。这对于深入研究燕山裂陷槽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黑龙江省东部残留盆地群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由牡丹江断裂、敦-密断裂、依-舒断裂和大和镇断裂所控制的新生代盆地群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合煤、含油气盆地。该盆地群的新生代成盆过程以脆性伸展为主,发育断陷或裂陷层序,而坳陷层序(热沉降层序)不发育。古构造发育史、盆地沉降史和伸展史研究表明,研究区盆地群普遍经历了早期快速沉降(断陷期)-盆地衰减、抬升剥蚀-后期快速沉降-稳定衰减(或抬升剥蚀)。区内的成盆与构造演化过程分为涉及全区的生代陆缘断陷期(J3-K1)、第一构造反转期(K2-E1)、新生代陆内裂陷期(E2-E3)和第二构造反转期(N)4个阶段,反映了两大盆地构造演化旋回。构造演化特征一方面为油气的多期成藏提供了盆地动力学条件,另一方面改造或破坏动、静态地质要素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测量等级确定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在不同工程要求条件下观测误差的取值范围;同时对基准网、观测网点位的布设与观测提出了要求;指明在数据处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高精度推求正高的两种方法 ,并对正高精度的推估及其在模型上的试算也作了讨论 ,对于海拔为 5 0 0 0m的高山 ,正高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 0cm ,这与距青岛水准原点达数千公里的西部高山 (原 )处正常高的精度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5.
国的地质构造具有六大个性特征:(1)微陆块与其阐的造山带形成镶嵌结构;(2)微陆块和洲级板块一样走完了板块运动的全过程;(3)微陆块虽分散。但在构造活动仍为一相对独立的地质单位;(4)地质演化具多旋回性;(5)海西期可能出现过一个海西地台;(6)喜马拉雅期国构造一地貌以及深部结构构造梯级大分化。在地史演变,无论是微陆块的裂解和漂移。还是经由其间之裂谷或小洋盆的消亡而次第粘结,都缺乏相对统一、量级较大的能量,其本身的动力量级远次于洲级板块。国沉积盆地经历了从加里东到喜马拉雅多期次和互有交叉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根据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将国沉积盆地的构造类型划分为六大类;以前寒武纪陆块为基底的多旋回构造联合体盆地;以海西地台为基底的多旋回盆地;以特提斯各微陆块为基底的被动陆缘构造盆地;跨越多构造单元的生代晚期一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跨越多构造单元的生代晚期一新生代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新近纪活动陆缘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06.
闽北一次降雹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秋萍  邓志  苏万康 《气象》2003,29(3):41-45
通过对一次降雹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的强度场、速度场及其它产品的分析,得出对降雹过程不同阶段临近预报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应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反演风场作暴雨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2002年6月23日发生在安徽西部的一次暴雨过程,以有限的探空资料作为大尺度背景场,应用合肥CINRAD-98D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准四维变分分析方法进行反演,获得了不易被常规探测到的小尺度三维风场,由此分析了引起强降水的尺度天气系统。指出暴雨心位于风速切变的下方,同时上空也伴随辐合心,以及正涡度极大值。分析结果表明,变分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从雷达资料提取三维风场的方法。利用雷达资料反映尺度天气系统,同时又加入大尺度的背景场作为基础,两者相互弥补,能较真实地反映实际天气状况。在气象预报有效地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有助于研究更为细致的小尺度天气系统结构,而且也可为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提供准确的初始场。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吉—乌铁路(国段)沿线近10个水文观测站40多年(建站一2000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对—吉—乌铁路(国段)最大洪峰流量设计值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统计学导出的P—Ⅲ分布,预测了—吉—乌铁路(国段)最大洪峰流量不同概率设计值。这对于—吉—乌铁路(国段)工程设计和施工及未来铁路养护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一种新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信息数据源:EOS/MODIS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略介绍了四川省地震局近年来所开展的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信息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研究工作及其进展;对目前地震系统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信息研究工作所使用的数据源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信息数据源——搭载于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的Terra和Aqua极轨卫星上的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这一唯一进行直接广播的对地观测仪器的基本参数及数据特性。对MODIS数据与目前正在使用的AVHRR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EOS/MODIS数据的产生,将进一步推动利用卫星热红外辐射资料研究强震前的热异常场的工作,并可望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实践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应用各类实时信息资料,分析了1999年6月黔东南州3次强降水和6月降水特多的原因。分析发现,小尺度天气系统更换的发生发展是产生强降水的直接原因,而有利的环境背景是导致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成与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特殊有利的地形地貌的强化作用是小尺度系统发展加强的重要因素。可大致分为3类:冷锋结合型,低涡结合型,西风小槽发展型。黔东南州三面环水并有清水江自西向东贯穿的特殊地面条件为小尺度天气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