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3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测绘学   328篇
大气科学   285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782篇
海洋学   873篇
综合类   685篇
自然地理   225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102.
103.
申扎地区属青藏高原南羌塘高寒草原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植被.根据水体条件、植被组成和地貌特征等,划分了7种草地植被类型和2个木本植物分布区.藏北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高原植被面临严峻的破坏、退化和沙漠化环境,生物链严重失调,高原鼠兔由于几乎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对高原草地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寒、冻融作用、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和冰川萎缩、猖獗的鼠害、超载过牧是高原植被(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寒、缺水、鼠害和超载过牧是最重要的原因.藏北申扎地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比例为约1:9,湿地和植被供水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大面积草场萎缩,形成了环状草地退化带.藏北草地向恶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根治鼠害,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减缓草场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   
104.
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王江山  李海红  许正旭 《气象》2003,29(11):49-51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遍布全省各典型生态系统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系统,信息收集、处理、模拟、评价系统,综合信息服务与反馈等部分组成。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的目的是对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监测和评估,及时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于2003年5月1日开始业务运行,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忻州市气象局党组一班人在产业发展思路上,认真学习领会中国气象局和山西省气象局发展科技服务与产业的精神,充分吸取发达地区、先进地市的产业经验,全面研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对策,结合忻州当地的实际情况,一致把忻州产业发展的潜力定位在依托部门科技优势,努力寻找与相关部门的结合点,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奋力开拓,使忻州局的科技产业走上了稳定传统项目,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的良性循环的路子,并取得一定的成绩。1立足忻州实际,确立产业思路1.1忻州自然经济基础薄弱,连年财政收入不能令人乐观忻州地处晋北黄土高原腹中,土地贫瘠,人…  相似文献   
106.
胡跃文  姚敏 《贵州气象》2003,27(6):36-38
根据黔东南州气象科技产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探索气象科技产业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使气象科技产业走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政企分开和股份制改造,更好地为黔东南州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07.
板栗——茶复合生态系统微气象效应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7 ̄8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林科所内,对板栗-茶人工生态系统和普通茶园进行同步微气象观测和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比较,板栗-茶园作园内的相对光强、气温与土温、温度日较差及风速均减小,而空气湿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家和地方的双重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先后建成和正在建设一批大中型骨干工程项目(如国家中心巨型机系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等),基本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五级信息网络系统,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并得到发展,气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此过程中,气象部门在人才、技术、装备、系统等资源方面形成了雄厚的实力。这些资源除了承担气象业务发展的任务外,还有足够的部分可直接用于为社会服务,发展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气象部门的综合经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产业为首的战略。无论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看,还是从气象部门本身的发展看,这个战略都无疑是中国气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一方面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同时,将使气象部门更加直接地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气象科技辐射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气象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必要性,思路及具体运作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9.
讨论了西双版纳地区原始热带雨林和人工林气象观测铁塔的选择与设计,扼要地介绍了气象观测铁塔的塔形,结构及春功能,并提出了在高湿多雷热带雨林地区设计,安装铁塔应注意的事项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5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园的差别,现有发展水平,类型及共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各自有别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并对我国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