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桔梅 《贵州气象》2001,25(5):19-23,31
通过对9个草莓品种采用露地和地膜覆盖两种栽培方式,得出:(1)草莓-水稻熟制在贵阳地区露地栽培宜选早,中熟草莓品种。如用地膜覆盖早,中,晚熟品种均适应;(2)通过分析得出全省凡≥10℃的积温在3500℃以上(但冬季委需有低于5℃气温10d以上),天数在190d以上的地区均能发展草莓-水稻熟制,但也应因制宜,根据地区生产实际和经济水平来发展;(3)提出了草莓-水稻熟制的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小麦玉米田耕作模式的防风蚀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风洞实验,在5个风速下对6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风蚀速率、0~20 cm风沙流结构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风蚀速率较传统耕作平均降低20%~40%;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条件下土壤风蚀速率均随风速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增,但在传统耕作条件下递增较快;风速14 m·s-1是荒漠绿洲农田土壤风蚀加剧转折点,当风速>14 m·s-1时保护性耕作下风蚀速率较传统耕作明显降低;0~20 cm内,传统耕作和保护性耕作下输沙率与高度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关系,保护性耕作下0~4 cm输沙量和输沙量百分比(Q0~4/Q0~20)均低于传统耕作。  相似文献   
15.
稻麦轮作模式对引黄灌区盐渍化潮土脱盐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封市北郊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采用放淤改土种稻、稻麦轮作方式改良土壤的盐渍化.本研究选取稻麦轮作地与休耕地进行土壤含盐量分析,并与放淤种稻措施实施前后的土壤含盐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盐渍化潮土的脱盐效果.结果表明:①休耕地土壤含盐量表现为上高下低的表聚型特征,表土层与心土层平均含盐量明显高于稻麦轮作地,而下层土壤低于稻麦轮作地.②稻麦轮作地表现为土壤含盐量较少、上下基本一致的平均型特征,与20世纪6080年代相比,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脱盐率达80%以上.稻麦轮作模式及相应的水利配套设施能够通过影响水盐运移规律来达到降低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目的,具有很好的脱盐效果.  相似文献   
16.
崔星  师尚礼 《中国沙漠》2014,34(2):385-390
以甘肃干旱区连作5年和轮作1年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粒结构、容重、含水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轮作和连作模式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0.25mm土壤团粒质量在干筛和湿筛处理下均降低,0.25mm团粒累积质量越大,分形维数越小。在浸水条件下,粒径为0.5~0.2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它粒径团聚体含量依粒径的增大而降低。轮作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再增加的变化过程;0~60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13.881%),60~80cm土层含水量下降到较低值(10.343%),80~100cm土层水分迅速恢复(13.811%)。连作和轮作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均呈现依次增大变化,连作最大值为1.425%比最小值高出17.6%,轮作最大值1.432%比最小值高出18.7%。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风蚀、水蚀治理是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程。内蒙古的农耕地大部分处在干旱、半干旱的风沙区,每年吹走表土2~3cm,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国家和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其中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初见成效,但在紧缩的农耕地上如何保证农牧民的粮食生产,同时又要防止土地退化,提高它的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智广建 《内蒙古气象》1996,(1):23-23,18
京卓1号大麦栽培技术智广建(卓资县气象局)京卓1号大麦是由卓资县哈达图育种站与北京市农科院协作选育成功的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短,在卓资县为85天左右,在赤峰市种植仅71天。抗逆性强,适宜播期长,从4月15日至6月15日均可播种。可以迎合当地降...  相似文献   
19.
用定位试验结果,比较聚土免耕、早三熟、平作等耕作制对紫色土氮磷钾养分循环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紫色土养分主要通过作物收获输出,钾素淋失突出,聚土免耕养分输入量大,其中有机物料形式的氮、磷各为336.64kg/hm~2,48.48kg/hm~2,养分输入略大于支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黑土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韩晓增  李娜 《地理科学》2018,38(7):1032-1041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片黑土区之一,它以高有机质和高肥力而著称,不仅是东北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的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东北黑土自身的特色和面临的问题,首先描述了东北黑土地形成的条件及自然黑土的属性特征;其次阐述了黑土被开垦后农田化过程中土壤属性和肥力的演化情况,土壤有机质大幅度下降,土壤肥力降低,已严重影响到东北黑土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土区耕作土壤不同保护途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黑土地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应加大新技术、新方法和跨学科交叉理论的研究,培育更适合东北黑土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并结合目前黑土地保护的技术调控模式,优化作物种植模式,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黑土区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保证黑土区农业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