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9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996篇
测绘学   853篇
大气科学   357篇
地球物理   877篇
地质学   2387篇
海洋学   523篇
天文学   170篇
综合类   488篇
自然地理   117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当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单项指标和指标体系在指标与可持续性的关系、指标权重的选择、指标的定量化、可持续性的总体判别方法、资本替代性与替代速度、指标阈值的确定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难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要落实到不同尺度的空间地理单元上 ,区域发展是评价的对象 ,因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必然会有所不同。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包括自然资源的再生或替代、生命支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或改善。据此 ,论文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可持续性二维评价坐标体系 ,并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指标遴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水资源复杂适应配置系统的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对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复杂适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架出了全新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模型,同时对系统的动力机制、主体行为特性和系统状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用于分析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演化规律,并应用这种分析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城市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历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凤旋 《地理学报》2002,57(6):723-730
论述中国自周期以来的城市概念和理论,指出中国城市性质和城市结构的自有特点及其与西方发展经验为基础的城市概念和理论不同,将中国漫长的演变历史分为封建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78年和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3个时期。3个时期所形成的城市概念和理论,都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城市及城市化向前发展的重要的理解和指导基础。  相似文献   
104.
薛汉喜 《地理研究》2002,21(4):519-527
中国企业集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大型企业组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研究其国际化扩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详细介绍Hayter的国际企业区位进入理论的基础上 ,以海尔集团为例 ,分析了企业集团的国际化扩张过程 ;其次 ,分析了海尔集团所具有的进入优势以及所面临的空间进入壁垒。海尔集团所具有的进入优势有管理与文化优势、技术创新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营销优势 ,但还面临着心理距离、企业规模小以及东道国政策的限制等空间壁垒。最后 ,提出了有关企业集团国际化扩张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5.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中国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预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快速的能源消费和地球温暖化气体的排放量。本文应用灰色理论建立了中国的终端能源消费量的动态预测模型,同时应用等维递补及带有马尔科夫链符号估计的残差修正,对原始模型进行了改进。后验检验的结果证明了改进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预测结果表明,两种经济发展情况(高速及低速)下,从2000年到2030年期间的终端能源消费量的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06%和2.18%,2030年CO2 的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000年的 2. 15及 1.60倍。其中工业及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速度快于其他部门。这表明了中国将要加快其工业化及都市化的进程.终端消费中,煤炭的消费量所占的比例将要逐年减少,而电力的比例则将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10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福建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基础,探讨转移的空间结构与转移方向的联系,合理划分区域类型,对福建省因地制宜指导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劳力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文章总结了以往国内学者对城市功能区域的数量化方法研究,认为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中对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主观因素过多等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文章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将多属性效用理论的代理价值法与博弈论的方法应用于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研究,并以深圳市南山区物流中心的选址为例,阐述了代理价值法与博弈论在城市功能区域中的具体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