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9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38篇
综合类   438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为全面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的需要,贺兰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宁夏第二测绘院实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核实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权属的真实情况,并  相似文献   
692.
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土地整理的有益实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光辉前景。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崭新事业!在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仍是生存的保障,是"定心丸"。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来说,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果农民没有土地来经营种植,就失去了致富之本,党的富民政  相似文献   
693.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流失严重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在经济发展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及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分析了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数据的科学准确性、研究的时空尺度问题、指标体系的统一性以及模型化等,研究认为今后应深入耕地非农化内在机制的研究、加强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加大对耕地社会、生态价值的研究以及开展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94.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成超  杨玉盛 《地理科学》2011,31(11):1362-1367
针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358户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非农化与耕地流出之间是一种正反馈关系,农户生计非农化有效促进了农户耕地的流出;②生计非农化诱致的农业劳动力缺乏以及较高的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耕地流出的直接原因;③生计非农化总体上对耕地流入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流入起到主导的抑制作用,而地租下降等因素对耕地流入起到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务农机会成本对耕地流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在系统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如何破解农业瓶颈,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自2006年以来,中共平  相似文献   
696.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土地用途被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大量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分”的“三无人员”.在现行征地政策视角下,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处于弱势.征地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是我国现阶段征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对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为切入点,对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构建完善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9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重要的物权变动行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健康有序流转,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推进辽宁农业现代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辽宁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评价1.省内区域间差异较大。辽宁省内不同区域之间土地流转规模差异明显,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等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明显高于"辽西北"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698.
"三农"是发展之基,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聚焦农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三农"话题,各抒己见、各亮高招,为强基固本惠"三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一直把土地视为命根子的农民,如今很多人却弃土而去。"这样的事实,让长期研究"三农"的谢德体代表心痛不已。在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聚焦一:明天谁来种地?  相似文献   
699.
《国土资源》2013,(2):4-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文件公布之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一号文件的亮点等相关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相似文献   
700.
案例某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970年,为改造村南盐碱地,3个村民小组在自愿的情况下各组兑出土地45亩,共计土地135亩交村委会建苹果园,并由村委会行使经营管理权至2010年年底。2000年,苹果树老化,村委会将土地复耕后,以承包方式发包给农户承包耕种至2010年9月。2010年9月下旬,村委会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