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1979-1995年6-8月逐月的100hPa平均高度场资料及相对应的降水资料,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月的南亚高压的环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别总结出了南疆和北疆降水偏多月及降水偏少月时南亚高压环流特征不同的8种类型。  相似文献   
72.
利用1949~1996年4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的年个数资料和1958~1997年40年南亚高压(SAH)特征参数的月平均资料,讨论了西北太平洋TC年个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年个数周期和周期能量等特点及其与SAH特征参数的关系和异常TC年前期SAH环流场和100 hPa高度场的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TC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前期SAH对当年TC频数有一定影响,SAH中心位置偏北、偏西,中心强度偏弱时,当年TC偏多,反之,当年TC偏少。  相似文献   
73.
南亚(巴基斯坦)地震灾害分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南亚地震震害及其成因的分析表明,南亚地震灾害具有以下特点:①南亚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喜马拉雅前缘弧形逆冲断层,地震地表破裂带发育的巴拉考特镇为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大量建筑物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②建筑物震害呈有规律分布:③地表破裂带和沿河谷两岸以及山坡的滑坡、建筑物没有抗震设防、建筑物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损失惨重的主因。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云南玉龙雪山丽江冷杉年轮晚材纤维素氧同位素 (δ18O) 的分析,建立了1902-2004时段年分辨率的树轮δ18O序列。将所得序列与相邻的丽江市气象站记录的气候资料对比,分析了树轮δ18O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丽江冷杉年轮晚材中的δ18O与其生长季气候因子密切相关。主要与季风期 (8-10月) 的降水和相对湿度、6-10月总云量、5-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尤其和总云量相关性最高 (r = -0.45,P = 0.01)。同时,树轮δ18O年际变化与南亚季风指数、东亚夏季风指数呈反相关关系,并与1-5月南方涛动指数负相关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影响。  相似文献   
75.
用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周期关系做多雨时段的预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赵改英  刘冰  齐收金 《高原气象》2000,19(2):172-178
对100hPa南亚高压的振荡指数及500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指数、西进指数进行了谱分析,着重考察了5天到一个月的振荡周期。通过分析得出,南亚高压的显著周期主要是准两周周期,西太平洋副高的显著周期主要是准一周周期,其次是准 两周周期;在多数情况下,南亚高压东进比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加强提前1 ̄2天;南亚高压的显著周期与西太平洋副高的显著周期叠加时,陕西地区可出现多雨时段。  相似文献   
76.
云南南亚热带地区气候资源与水稻、冬播玉米的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南亚热带地区光能资源丰富 ,不仅表现在太阳辐射量高于我国华南和华东地区 ,而且辐射强度大 ,是籼型杂交水稻、冬播玉米等作物的高产区。全年热量资源充足 ,≥ 1 0℃积温在 6 0 0 0~ 75 0 0℃·d之间。但温度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 ,冬暖夏凉 ,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玉米 ,是云南南亚热带地区玉米气候生态的一大特点。夏季高温强度不够 ,日照时数偏少是限制杂交水稻提高结实率和产量的主要因子。全年降水适中 ,但分布不均 ,地域差异大 ,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1 0 %~ 1 5 % ,冬春干旱严重制约着冬播玉米以及水稻拔节前的生长发育。发展农田水利和灌溉是云南南亚热带地区夺取水稻、冬播玉米高产、稳产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77.
青藏高原加热对南亚高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明 《四川气象》2000,20(2):18-21
利用5层P-σ坐标系统原始方程模式,以纬 向平均环流为初始场,模拟了高原加热后,大气环流演变的一些基本特征,其主要特征如对流层高层出现了闭合的反气旋环流、低层高度场和温度场均不所降低等,与实际天气极其相似。说明青藏高原的加热对高原上熔反气旋环流(南亚高压)和低层气旋环流以及东亚大槽等的形式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对降水场的模拟也与客观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8.
地表反照率的改变影响夏季北非副热带高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 LASG L 9R1 5AGCM设计了两组不同地表反照率的数值试验。通过分析其夏季平均气候的差异来考察地表反照率改变对夏季北非副高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北非地表反照率增大时 ,由于地面接收到的净辐射减少 ,地面温度降低 ,底层大气的感热加热减弱 ,抑制了局地的对流和降水 ,相应的对流层中层的凝结加热也减弱。这种中、低层的冷却强迫出高空的异常辐合与低空的异常辐散 ,导致北非地区下沉运动增强 ,从而加强了北非副高。另外 ,这种北非地区的环流异常 ,通过辐散风环流加强了南亚高空的辐散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亚高压。  相似文献   
79.
热带海洋对南亚季风和太平洋信风强迫的几种响应模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韧  余志豪 《海洋通报》2000,19(1):19-28
应用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热带海洋对南亚季风和太平洋信风强迫的几种响应模态。结果表明:对于行星尺度的海洋系统,大气风应力可以激发出比较稳定的风生洋流:而对于天气尺度以下的海洋系统,大气风应力则主要激发出几种不同周期的海洋波动。上述结果既同一些经典理论研究有相似之处,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80.
利用自动站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江苏入、出梅指标对2018年南京梅雨进行讨论,分析导致当年南京梅雨异常的环流因子特征。结果表明:1)当年入梅偏晚、出梅正常,梅雨分布不均匀,总量偏少,其中南部异常偏少8成;2)前期南支槽活动频繁,副热带高压相比同期偏南,季节北跳偏迟,且南亚高压主体偏强,位置偏东偏北,导致入梅偏迟;3)入梅后,副热带高压大幅度北抬,南亚高压东伸明显,加之东北冷涡活动弱,使得冷暖气流交汇偏北,因此江苏沿江地区梅雨量偏少;4)南京地区的梅雨量与6-7月副热带高压的南北跨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5)东亚夏季风偏强时,南京中北部地区的梅雨量很可能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