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3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516篇
测绘学   620篇
大气科学   212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2285篇
海洋学   47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80篇
自然地理   93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2005-2014年新疆非农业人口和城区建成面积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人口-面积异速生长等相关的分形理论,分析新疆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化和异速生长规律。结论表明:新疆城市体系首位分布明显,新疆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力量高于分散力量,中间位序城市快速发展,使城市规模分布逐渐趋向合理;新疆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整体上呈现退化迹象,城市等级结构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992.
视密度反演在东海及邻区重力异常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基于位场分离的视密度反演法的原理,并利用该技术对东海的重力异常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区域地质解释应用.视密度反演的方法在对研究区内的区域性大断裂如郯庐断裂、江绍断裂以及东引—海礁隐伏断裂有很好的分辨能力.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切片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断裂的发育深度和规模.在沟弧盆等地形以及构造复杂地区利用视密度反演法研究深部地质构造,可以揭示不同深度上补偿质量分布情况,从而推测莫霍面的起伏情况.  相似文献   
993.
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B.U.Haq海平面变化与大气、大洋和岩石圈体系的长期变化密切相关。这些体系的长期不稳定性可以引起大的海平面波动,这种波动的持续期较长,由数千年至数百万年。例如,自末次冰期极盛时结束以来,海平面升高约110m。然而,大约4ka前,全...  相似文献   
994.
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露头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和2 4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下切水道、滨浅湖、干盐湖、泻湖-海湾、半深湖浊流-重力流等多种沉积体系。通过层序-体系域对比,将区内的三级层序划分为6种沉积构成类型,总结了每种类型在前陆盆地中的发育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2003年云南大姚地震中财政应急支持过程的回顾,分析了财政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当前财政应急支持的现状,参照日本灾害救助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应急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的大地构造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一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一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能量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受到国内外地震工程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今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一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为对象,通过逐渐增大框架底层柱截面,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的地震能量反应,结果表明,加强钢框架底层柱使结构总输入能基本不发生变化,结构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的比例ν和底部剪力墙滞回耗能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比例μ均随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加强钢框架底层柱能够提高外钢框架-内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降低其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98.
袁勇  王胜辉 《岩土力学》2008,29(1):240-244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和交通发展需求,修建以4车道公路隧道为代表的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的需求初露端倪,这类隧道的低扁平率特征使传统的隧道支护体系面临许多困难,急待开发新型的隧洞支护体系。采用FLAC数值模拟平台研究了基于隧洞“先成结构法”支护理念的“先成预应力结构”新型支护体系在提高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洞室稳定性方面的效果,为“先成结构法”支护理念在超大断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中的应用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9.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部。在详细分析地层接触关系、构造界面特征、地层发育特征和连续性、盆地沉积与周边构造的关系、物源区性质、沉积体系配置与相分布、古水流样式等各种要素的基础上,重建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至白垩纪的原始面貌,并将其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早期)和第二阶段(中侏罗世Bathonian—Callovian期)沉积盆地的范围和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大体类似,两者最为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有聚煤作用发生,后者没有煤层发育,其原因是古气候变化造成的;第三阶段(晚侏罗世)盆地收缩至桌子山—石沟驿—六盘山一线东侧;第四阶段(早白垩世)盆地的范围有所扩大,但东界可能被限制于现今的吕梁山以西。  相似文献   
1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372个设市城市作为样本,在构建1987年、2005年城市规模数据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城市规模位序变动的特征,以此刻画近30年来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基本轮廓.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序列呈现大规模、大幅度的变动;城市位序变动随城市规模等级呈现分异特征,城市规模等级越小,城市位序变动越明显;城市规模增长还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变动幅度较大的138个城市进行典型观察,结果显示:成长明显的城市具有地域集中性,在交通沿线和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城市规模位序的提升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部分旅游城市上升明显,而资源型城市则明显下降,城市的成长受行政性调整力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